“嘚驾……”冬天来了,距离四川省甘孜县城多公里的达通玛牧区,平均海拔4米的高寒草场已积雪厚厚一层。
这是四年级学生次称尼玛的家乡。过去,在这样的严寒中,他总要骑马两个多小时才能赶到学校。
广东省参与援建的甘孜县边远牧区育才学校改变了这一切。
学校年9月正式启用,周边牧区名学生的上学条件有了质的飞跃:全部免费集中寄宿就读,开设音乐、信息技术等课程,还有到广东游学的机会。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
推进教育精准脱贫,要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播,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从年起,广东省对口支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下称“甘孜州”)教育系统,累计投入资金10多亿元用于校舍建设、师资培训、学生交往、远程教育等,有力促进了甘孜州的教育发展。
“感谢广东的帮助,全州各乡镇的学校现在是当地最美、条件最好的地方,娃娃们的学习更好了,未来路更广了!”支援成效显现,已成为当地群众交口称赞的民心工程。
最好的“虫草”在学校
甘孜州地处横断山脉的夹峙之中,幅员15.3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3个珠三角,常住人口却仅有.9万人,其中82%是藏族。
雪山、冰川、草原孕育了豪爽的康巴文化,也限制了经济社会发展,甘孜州是“三区三州”和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年GDP为.46亿元。
甘孜州地广人稀,马背上、帐篷里都是农村孩子们的临时学校。一到挖虫草的季节,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少,纷纷干活去了,因贫失学辍学情况突出。
“办学力量分散,义务教育质量不高,这是最棘手的问题。”甘孜州教育和体育局局长祝邦文告诉记者,为帮助甘孜州发展,广东在18个县(市)实现教育扶贫全覆盖,“可以说,哪里有学校,哪里就有广东对口支援的身影”。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
从年起,甘孜州全面实施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的15年免费教育。广东以片区寄宿制学校建设为突破口,改善当地办学条件。
泸定四中原址已被磅礴的大渡河冲毁,广东多次筹集资金万元参与援建教学用房多平方米,使周边多名汉、彝、藏族学生获得更优的学习环境,中考成绩和升学率从以前的靠后水平,年提升至全县第2名。
为此,校园里专门辟出一块“广东花园”,小桥流水中可一瞥岭南园林风情。师生还专门竖起一块牌,写着:“援建大爱,永感其恩”。
“从学习到生活,全部免费!”广东援川前方工作组干部、泸定县副县长翁国泉说,以广东参与援建的泸定海螺沟寄宿制小学为例,现代化校舍与大城市硬件条件相差无几,吸引了更多优秀的教师。
“广东为甘孜州教育雪中送炭。”祝邦文介绍,截至目前,广东援助甘孜州仅校舍建设一项就投入超过8.9亿元,支持各类学校建设项目个。
从过去的“难上学”到现在追求“上好学”,甘孜州教育条件改善得到越来越多家长认可,他们也渐渐明白,最好的“虫草”在学校,最好的未来靠读书。
最贵的“宝矿”是志向
“在甘孜,虫草、松茸、矿产都是珍贵的资源。在我看来,最珍贵的是孩子们的头脑宝矿。”今年7月支教期满,36岁的惠州华罗庚中学地理教师温智勇决定续期一年,继续留在巴塘县康南民族高级中学支教。
“课堂上,我通过青藏铁路、西部大开发等地理知识激励学生。”温智勇说,他希望以此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
广东省教育厅派驻援川前方工作组干部唐际齐介绍,广东坚持硬件与软件支援相结合,近两年派出两批共20名精锐支教教师,扎根多个县(市)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同时,年以来广东投入师培资金万元,全州1.4万名教师中近1万人次接受了培训,全面提升当地教学水平。
江门市第一中学44岁的化学老师薛志威今年8月来到位于泸定县的甘孜州高级中学(下称“州高”)任教,他常常被淳朴的孩子们感动。“教师节那天,班长气喘吁吁扛来10斤大米,这是我收到的最可爱的礼物。”他说,“一年时间很短,我们要尽可能在孩子心中播下奋斗的种子。”
来自广州科学城中学46岁的数学老师尹灿霞也在州高支教。清晨6时天还没亮,她总能听到学生从操场上传来的晨读声。尹灿霞经常拉着孩子们聊天,告诉他们,山的那边,还有广阔的世界。
“尹老师,如果我考上大学,以后还能考研究生,对吗?”有一天,面对学生格乃桑珠的问题,尹灿霞惊喜不已,她仿佛看到那颗奋斗的种子冒了芽。
现在,更多“立志走出大山”的种子已经萌芽。
粤甘汉藏中小学生“五个一”交流交往活动是“十三五”期间广东对口支援甘孜州的重要项目,已组织名甘孜州中小学生飞到广东,与广东学生互送一句话、互赠一个小礼品,并进入一个家庭、开展一天体验、留下一次经历。
“外面的世界真大,参观了广州塔、五只羊(越秀公园)、博物馆,广州的同学特别热情。”甘孜县边远牧区育才学校学生四郎多吉和生龙五加成绩突出,11月中旬他们获得机会去广州游学一周,还到广州学生家中做了客。“老师说,我们学校是广东参与援建的,校门口挂着‘感恩广东,砥砺前行’的标语,就是要提醒我们好好学习,回报帮助。”
最直的“大桥”奔小康
“明年9月我就要去广州上学了!”一抹高原红,一双大眼睛,来自乡城县的16岁女孩拥色一想到未来的新生活,脸上就藏不住笑。3年前,参加广东游学引起内心的强烈震动,她暗下决心要到广东读书、工作。
拥色是甘孜州职业技术学校“2+1+2中高职衔接五年贯通培养试点”学前教育专业的首批学生,这个试点班被称为“广东班”。
年初中毕业后,她以优异成绩考入该校,经过2年的学习,年她将赴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就读1年,之后2年直升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进行高职培养。“拿到高职文凭后,我打算继续读本科,以后留在广东做一名幼儿园老师。”拥色满怀期待地说。
“中高职贯通培养搭起‘立交桥’,让一批甘孜青年学习、就业大道畅通,学一技之长,闯一番事业。”广东援川前方工作组副组长、甘孜州政府副秘书长李晓彬说。
现在,广东每年向甘孜试点招收旅游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等紧缺领域专业学生80名,并在“十四五”规划中列出专项学习经费,毕业后还帮助学生在广东就业。
“为宣传‘广东班’,首年招生时我们跑遍了18个县(市),一听到能去广东读书,超过名学子踊跃争取80个名额。第二年还没宣传,就有很多上线重点高中的学生慕名而来。”甘孜州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吴大成说。
“正式开工!”今年6月,甘孜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工建设。这所学校由广东参与援建,占地面积亩,年建成招生后,将彻底改写甘孜州没有高职院校的历史,为藏区培养急需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广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国职业教育规模最大的省份,广东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甘孜州职业教育发展,推动“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造血式精准扶贫。
■支教案例
道孚支教广东小分队:
教育就是孩子们的“氧气”
“广东老师来了,快请进!”端出茶水、锅盔和自家丰收的核桃,道孚县格西乡52岁藏族妇女苟玛的家里来了贵客。
她的四儿子洛绒登珠正在道孚中学读高二,回家常常提起学校来了广东老师,上课教得好,对学生特别关心。
一下课,沈兆君、周国芬、侯梦丹、全明4人组成的“道孚支教广东小分队”就拎着大米、食用油,带着慰问金来家访了。“登珠最近学习有进步,他在学校您放心!”围炉而坐,来自珠海市和风中学的数学老师周国芬告诉苟玛。
“他爸爸去世七八年了,我一个人种洋芋、豌豆,夏天上山挖虫草。”苟玛的普通话有浓浓的藏语口音,“前面三个娃娃学习成绩都好,但供不起,现在家里条件好些,读书也不花钱了,谢谢老师们的帮助。老四,你一定要好好读啊。”
“我一定努力考上大学!”拉着妈妈和老师们的手,洛绒登珠眼里放光。
每次看到学生们的灼灼目光,52岁的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英语老师沈兆君像充了电一样有劲。
今年8月底,来不及照顾刚做完手术的妻子,沈兆君就跟着广东支教10人团奔赴甘孜州。海拔一路升,抵达平均海拔米的道孚县时,沈兆君脸色煞白、呼吸困难、浑身无力,近一周才缓过来。
“在高原上氧气是珍贵的,我想,教育就是甘孜州孩子们的‘氧气’。”道孚中学年刚恢复高中部办学,师资奇缺,沈兆君一来就当起英语教学组长,教完学生又指导老师,同事们都亲切称他“沈老”。
44岁的周国芬是学生眼中温柔的“广东妈妈”,数学基础差,她就耐心地从头教起。
“孩子们好学,即使没有我的晚自习排班,我也会在办公室给他们解答。”晚上九、十点钟,周国芬的桌旁总围满了学生。
“小分队”还有两位年轻力量。“明哥,打篮球去!”课间,深圳市福田中学25岁的地理老师全明是学生们的大哥哥;课上,他又是引导学生看世界的“导游”。全明说:“在地理课上看大千世界,除了教授知识,更希望他们能激发内生动力,用知识改变命运。”
28岁的语文老师侯梦丹来自深圳外国语学校,凭着开朗积极直爽的性格,她很快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特别爱唱一首藏语歌曲《飞》,歌词寓意就像正在拼搏的他们。”侯梦丹说,歌词翻译过来是这样的:展开自由的翅膀,带着神奇的梦想,飞吧!
■记者手记
为了“丁真们”眼里的光、脚下的路
这不是一趟轻松的采访。在甘孜州大山大河之间,我们每天平均五六个小时盘山而行,海拔一路走高,氧气越来越薄,高原反应加剧。
这种缺氧的滋味,支教老师沈兆君太深刻了。他说,高原上最珍贵的是氧气,教育就是孩子们的氧气。
为了缓解甘孜州教育的“高反”问题,广东7年的坚持有了阶段性的“疗效”。
采访每到一处,我们心底的感动就多增一分。
广东援甘孜州干部与这片土地的情分,是一深一浅走出来的。
“摸清需求,才能更好地精准帮扶。”这里的学校最缺什么?师资重点培训哪一块?每到一处,广东援甘干部都对当地教育发展情况一清二楚。
广东支教老师与这片土地的联系,是一堂堂课积攒起来的。
“这里的孩子眼睛里有星星!”我们采访了六七位支教老师,他们都不约而同提起孩子们纯洁的眼神。“为了孩子,我们一定要全心投入。”广东支教老师在孩子心中播撒的种子,以后发芽了,就是他们走向世界、面对挑战的勇气。
“‘十四五’期间,广东将继续加大对口支援甘孜州教育力度,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