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咖啡渣种花高中生讲课,江门垃圾分类科普
TUhjnbcbe - 2023/9/11 21:26:00
“欢迎来到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近日,江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高二学生张广接到了一项特别任务——当垃圾分类讲解员。在江门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总队组织的科普游活动中,他要为10多位市民朋友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带大家探寻垃圾分类的奇妙。市民朋友走进江门市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开启一场奇妙之旅。南方+杨兴乐拍摄5月22日—28日是首个江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主题为“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目前,江门市7个科普基地已全面开放,展示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成效,推进垃圾分类科普。依托志愿服务力量,江门“花式”开展主题活动,推动垃圾分类宣传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走进江门市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绿色元素满满:垃圾围城、降解墙、零废弃生活,还有垃圾分类冷知识,让参观者加深对于低碳生活的理解。一番学习过后,市民们还能体验游戏互动,通关打卡赢得小礼品。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南方+杨兴乐拍摄精美设计的闯关卡让垃圾分类科普宣传趣味十足。南方+杨兴乐拍摄与以往不同,此次活动由江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的学生们担任讲解员。南方+杨兴乐拍摄寓教于乐,寓学于趣。活动还精心设置了DIY种植环节,让参观者用厨余垃圾咖啡渣当作天然肥料,自己动手混合泥土种植多肉。“以前只知道咖啡渣能祛除异味,原来还能种花、做手工皂,又解锁了一种新的环保循环方式!”市民侯建说。咖啡渣“逆袭”变花泥。南方+杨兴乐拍摄营养土垫在下,咖啡渣铺在上,多肉植物茁壮成长。南方+杨兴乐拍摄张广与三位同校同学成了这次科普游的小老师。“我们都是江门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总队的志愿者,接受过专业培训,这次讲解由四人分工完成,全程脱稿。”张广本就是学校学生会的义工部部长,在他看来,“垃圾分类需要人人参与,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垃圾分类投球游戏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南方+杨兴乐拍摄垃圾分类投球游戏处,市民邹先生与儿子玩得畅快。只见孩子拿着不同颜色的小球,瞄准相应颜色的垃圾桶,轻轻一投,小球进桶,电子显示屏上记下一分,“投中了!儿子真棒!”邹先生向孩子竖起大拇指,孩子也高兴地蹦蹦跳跳。“平时在家我们就教他怎样分类垃圾,今天来到科普馆边玩边学,再次加深了印象,虽然有点‘费爹’,但很有意义。”邹先生说。科普小课堂后,市民将学习心得记录下来。南方+杨兴乐拍摄“厨余垃圾有妙用!”南方+杨兴乐拍摄让有意义的事情有意思,是江门推进垃圾分类公众教育的新探索。近年来,江门把垃圾分类这一“关键小事”当作大事来抓,大力推动垃圾分类公众教育宣传“星火计划”。年,江门市成立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总队,并由专业机构组运作,系统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打造万人志愿服务品牌,目前全市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7.5%、参与率91%。青少年是一座城市的未来和希望,是最富生气、最有说服力的群体。江门注重发挥校园阵地作用,携手全市学校、幼儿园创建垃圾分类示范校园,用昂扬向上的青春力量,播撒绿色环保的希望种子,逐步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城市”的社会共治格局。志愿者们通过实际行动宣传垃圾分类,带头推动绿色低碳。南方+杨兴乐拍摄“江门是一座志愿之城、爱心之城、文明之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是江门的特色品牌。希望通过垃圾分类科普活动,鼓励更多志愿者加入,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共建绿美江门。”江门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总队的骨干志愿者李倚嫦表示。数据显示,自江门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总队成立以来,江门共组建了12支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分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逾千场,参与志愿者超5万人次,服务群众近20万余人次,“新时尚”之风吹遍侨乡大地。南方+记者张婧媛南方+记者杨兴乐李洛瑶张婧媛;杨兴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1
查看完整版本: 咖啡渣种花高中生讲课,江门垃圾分类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