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江门炎黄文化研究会新会分会一行到恩平学习
TUhjnbcbe - 2021/8/10 2:10:00
看白癜风的医院哪比较好 http://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10月23日,江门炎*文化研究会新会分会应恩平分会之邀,一行11人到恩平市参观学习。行程由新会分会会长林伟华、名誉会长赵茂松带队,成员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红木、教育、文学艺术、陈皮等等。

此行得到了恩平市原*协李主席、副巿长颜裕昌等领导及恩平分会相关负责人热情接待,陪同先后参观了恩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簕菜文化创意园、恩平市炎*文化研究会、恩州奇石实业有限公司等文化项目。可谓内容丰富,让人眼界大开。宾主还即席挥毫,题字作画,互以相赠,互以学习。

第一站:恩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

恩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自年至今,成立了四级保护网络,建设了完备的名录体系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体系。经过田野调查、搜集整理、项目申报等系列工作,共摸查出26项非遗资源,16项正式录入非遗名录,其中省级2项,江门市级4项,省级传承人2人,江门市级传承人4人。非遗素材原创文艺精品数量多,质量高,在国家、省、市获奖、收藏、公演的20多项。其中茶坑石雕刻技艺作品《君子》、《文明再现》被国家工艺美术馆收藏,恩平民歌《那山那水那吉人》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文艺精品奖等。

恩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设在该市广播电视局一楼,长期免费对外开放。他们的设置和做法值得借鉴学习。

第二站:恩平市簕菜文化创意园

参观了非遗展厅后,行程来到第二站——恩城郊外六公里的“簕菜文化创意园”参观,得到创意园主热情接待。

恩平簕菜文化创意园位于米仓村委会潭洞村,初步规划面积亩,结合传统农业进行农业创新,以恩平地理标志产品簕菜为媒介,推广簕菜的同时宣传恩平本土民俗特色作物,并引入电商、文创、园艺等创业团队抱团发展,打造地域特色农业。

恩平人食用簕菜已有悠久的历史。以前,簕菜只是作为一种本地的山野菜被食用,并没有规模化生产,也因没有地方食用安全标准作为支撑而登上消费者的餐桌。近年来,在恩平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恩平簕菜先后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及广东省食品安全标准认证,实现华丽转身。

当前,在市场需求的催动之下,恩平已大规模种植簕菜,其中,人工种植多亩,年产量超吨,产值过亿元。

“簕菜的销量还不错,基本上供不应求,但产业发展需要抱团,这样才能提高簕菜的附加值。”李劲新介绍,恩平簕菜文化创意园并不单单服务恩平簕菜,更重要的是通过资源大整合,形成农业产品集体品牌效应,使恩平的农业产品以旅游产品的形式高效益输出。

正值深秋,创意园内外稻子熟了,金*一片,稻浪延绵。一行人员被这美景吸引,拍照留影,各位书画好手雅兴勃发,大沙龙展厅内大显身手,题字作画,丹青妙笔给创意园留墨宝。

园主李劲带大家到沙龙展厅外、白沙水自然村的弃置的农屋参观,但见两棵榕树根系呈半凌空状态或攀岩或攀坡或攀附村民宅舍墙壁生长——如画如织。令人叹为惊奇。

第三站:恩平市炎*文化研究会

恩平市炎*文化研究会位于恩城闹市区小街一隅。庙小乾坤大,其中画作、图片、实物、地方文化书籍著作藏量丰富。

第四站:恩州奇石实业有限公司

行程最后一站是恩州奇石实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专门生产经营省级非遗茶坑石雕刻技艺的茶坑石工艺品。茶坑石学名凝胶灰质板岩,质地柔韧、缜密、温润、细腻,类似端砚石,是制作雕刻工艺品的颇佳石材。该公司成立于年创始人为郑缵浓,惜郑先生英年早逝,现公司由其女儿郑丽莲姊妹及其表兄、省级非遗茶坑石雕刻工艺传承人林志明合力继续经营。并在传统产品的基础上,研创出多种现代时尚的衍生产品,产品远销国内外。

此地在笔者看来,亦是最能彰显恩平地方文化特色宝地。

走进该公司的展销大厅,就像走进了石头开花的奇幻世界,大家顿时被琳瑯满目的茶坑石雕刻艺术吸引住了——每一件石刻石雕作品精工精琢,都可谓宝物也!亦是文化艺术与商业经营的典范,堪比新会红木。

展销厅所展示的茶坑石雕工艺品不乏上乘之作,它们大都出自非遗传承人林志明之手。林志明师傳还就作品的选料、构思、刀法、精妙之处等,畅谈心得。令众看官参悟其作品内涵,受益良多。

步上四楼展厅,别有洞天,众人立刻被主人精心准备的一大长桌丰盛的饭菜震慑了——这是一桌用全国各地石材制作加工的餸菜,有蛋有鸭有烧肉鹅红蛤肉蜡炒牛肉等,还有各种饱点,最是传神是四只月饼,无论造型颜色花纹几可乱真。

见到这些,大家食指大动,众成员各取所需,“品尝”下石头做的餸菜味道。

品过石头包仔,觉得有点口渴,美女老总丽莲美眉招呼我等过去品茶,品过用茶坑石制成的茶壶泡出和用茶坑石茶杯盛着的茶汤,顿觉神清气爽,再细细欣赏四楼展厅的茶坑石雕陈列工艺品,静听非遗传承人林志明师傳的对有关作品的解读与心得,令人仿佛徜徉在温馨静谧的石头花绚丽的艺术世界。

此行成员的“兰妹妹”卢慕兰为最年长者,但她一副“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心境,研墨铺纸,即场为“奇石公司”题字留墨宝。她说,以文化养身心,吾之所爱。但凡有此类活动,必定参加。

不知道是心理暗示还是物理现象,用茶坑石制成的茶具泡茶盛茶特别爽口。尤其是那些茶坑石茶杯,明式,抚之如婴孩皮肤般光滑,呷之如亲吻少女般嫩滑,让人试后历久难忘。出于收藏兴趣和对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文化产业的支持,众人问价,得“亲友价”购得茶坑石杯壶等艺术品。以实际行动为支持民营企业尽点绵薄之力。

省级非遗传承人林志明是新会炎*文化研究会领导林伟华兄台的挚交,二人所从事职业,也都包含“雕刻”,虽材质不同,其理相似。互相交流,大有收益。

志明师傳盛邀到恩城附近一家农庄共进晚餐,品尝地道恩平农家美食,宾主交谈甚欢。

席间,宾主双方互相介绍了各自炎*研究会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的情况。新会研究会会长林伟华表示此行收获甚巨,并向恩平分会领导和成员发出邀请,他日得便,欢迎到新会指导工作。恩平市老领导李主席和相关负责人等愉快接受了邀请。江门五邑,食水、文化同源,各地当常来常往。

(撰文:文健*、赵茂松编辑:张桂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门炎黄文化研究会新会分会一行到恩平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