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这里就餐!”6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江门市江海区一家名为soul概念餐厅的餐厅里,刚坐下来,服务员阿良(化名)就端过来一杯水,热情地和记者打招呼。
今年20多岁的阿良是一位智力残疾人。看到他能够主动和记者打招呼,餐厅的残疾人就业导师、社工李翠凤感到很开心。“这是几天来培训的成果。”她说,“我们希望阿良他们能够在这里通过培训,慢慢适应餐厅服务工作,以后能有机会真正到社会上的餐厅打工,自食其力。”
记者了解到,这家由江门市高新区(江海区)残联资助成立的soul概念餐厅(又名“心灵餐厅”)刚刚开业只有几天时间。目前,在这里接受就业培训的有四名残疾人,阿良是其中之一。
该餐厅的负责人、天健社工中心总干事李梅燕告诉记者,“心灵餐厅”是江门第一家以帮助残疾人实现从社区康园服务中心走向社会就业岗位的辅助就业中心。“希望通过这个餐厅,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进行工作岗位培训,让他们经过培训能够适应社会餐厅的岗位需求,真正走进社会工作,让大众看到残疾人通过培训也能像普通人一样工作。”她说。
记者看到,虽然这家“心灵餐厅”是为残疾人而开设的就业辅助餐厅,但它的环境和普通餐厅相比并无特别之处。
李梅燕介绍说,这是餐厅有意这样做的。“怎么样能让残疾人到社会上就业,真正融入社会?必须提供给他们真实的工作环境才行。”她说,“像餐厅服务员这样的岗位,一些智力残疾人经过培训后是可以胜任的,而且,餐厅现在对服务员的需求也是比较多的。如果不是真实的餐厅环境,他们在这里就是接受了培训,一旦走出去,发现现实和这里有差别,他们适应不了,那就失去了辅助就业的意义。”
“康园服务中心和餐厅就是帮助残疾人就业的一个渡口。”李梅燕表示,“康园服务中心,就是帮助残疾人从家庭走出来,走向社区。而心灵餐厅则是帮助他们从康园服务中心走向社会的另一个平台。在这里,我们希望,经过‘摆渡人’导师的培训,残疾人学员可以学到在社会上与人打交道的技能,成功从康园服务中心摆渡到社会上的餐厅去。”
来源:广州日报
温馨:部分内容来源网络,以供读者学习传播,如原作者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我删除!↓↓↓点击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