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部网剧《隐秘的角落》带火了湛江,那么你一定认识姜文的《让子弹飞》,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刘浩良的《除暴》除了以上的电影,还有人文类节目《小镇故事》。
提及广东,第一时间会联想到的是,繁华热闹的广深,素有美食之城称号的潮汕,岛屿众多的湛江……
位于珠三角西部隐藏了这么一座小城,历史悠久铸就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广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
这座城市温柔恬静,在年月的冲刷下褪去了光鲜的外表,却显得愈发淳朴。
江门素有“中国第一侨都”之称,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侨港澳同胞,与独栋的碉楼建筑构成一道特有的风景线。
来到自力村的田野间,看到一幢幢独栋的碉楼建筑群,由于当年大量华侨外出,如今留在外国的华侨,捐献自家的庐舍,我们才有机会目睹碉楼内部的结构。现存较好的则开放参观的碉楼建筑群,有9座碉楼6座庐大部分云集于本村。
开平碉楼于年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
碉楼与古村落于年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中国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遗产项目。
建筑源于明朝后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达鼎盛时期。从功能上分,可分为居楼、更楼等类型;从建筑材料上分,可分为石楼、夯土楼、砖楼、钢筋混凝土楼等。
碉楼群凝结了近代建筑历史的智慧硕果,也反映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态度,建筑除了作为日常生活起居之用,亦能满足抵御外敌匪盗等功能。
受西方外来文化的输入,呈现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艺术形态,古希腊柱廊、古罗马柱式、拱券和穹隆,哥特式风格的拱券,葡式建筑的骑楼,巴洛克风格建筑等。
漫步在这座城市中,切身体会整座城仿佛停留在80、90年代的时光中,街道没有刻意翻新,留下了随处可见斑驳的建筑墙体与老街相交辉映。
常言人间烟火气,这座城市的烟火气又是什么?
街头巷尾里吆喝的叫卖声,顾客与老板讨价还价的声音,各家店铺铆足了劲招揽顾客……热闹而又真实的生活状态气息。
没有一线城市的繁华璀璨,红灯绿酒之下的衣香鬓影,呆板的质朴形象一直留存在大部分人脑海里。
其实它只是隐藏着曾经的辉煌,元末明初之时,这里曾经亦是繁华的货物集散贸易中心,于年,这里被开辟为对外通商口岸之一,江门凭借西江和潭江,将货物从南海出发输送至世界各地。
如今环顾四周,当年的繁盛被逐渐取缔,剩下的老街写满了昔日的荣光,一条骑楼街,隐藏着小城的秘密。
在江门开平的赤坎古镇,有一排临水而建的青砖楼,透出淡淡的青砖色,木质的窗户小巧精致,建筑外饰常见中式花纹图样结合西式建筑风格,更大体现侨乡的浓重历史文化。
从年4月起赤坎古镇开始筹备整饰工程,纷纷披上一层“面纱”,截至目前为止该项目依然进行中,除了打造古镇作为华侨文化新旅游地标景区外,更要注重让文物在得到保护的同时中能更好的活化利用起来,在发展智慧城中注入新特色理念。
江水仍在流淌,古树依然婆娑,一排排整齐的骑楼建筑屹立在江边,历经风雨洗礼的古建筑,其实经已岌岌可危,让这些百年历史建筑重现历史辉煌最好的办法是让它“重生”
岭南地区的骑楼都有雷同的身影,如今剩下的骑楼大部分已经人去镂空,少部分首层作店铺经营一些小生意用途。
当你想更深入了解一座城,不妨尝试从美食着手,素有食在广东之美誉,江门的美食当然也有不少,各类的美食虽媲美不上潮汕,除了众口难调的口味外,这里则让人倍感亲切,执念如山。
在个人眼中来看,广东人对吃保持着一股执着且随意的态度,开着波子宝马路边一停,也不介意吃下路边摊大排档,如果你看到一家店没什么装潢,门外却停满了不少豪车,那这家店肯定是相当了得的口碑店。
濑粉、*鳝饭、肠粉、牛杂等,还有隐藏在巷内的小食,在地胆的带路下来到一家开在居民楼下的牛杂店,店内除了出名的牛杂,还有几个品种的煎物,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搭配尝试。
市井味道的烟火气有很多种,却总有一味能慰籍你,尽管我现在吃的只是一碗华丰伊面加入一些牛腩汁,但是精髓就在于注入了灵*牛腩汁提升出来的另一种层次感,认真体会又是另外一种风味。食物摆盘精致是对食物本身的一种尊重,另一种接地气的表现方式则简单多了,是烹煮的火候与人情味。
当你尝试过一种食物后都能唤醒记忆深处的记忆,那便是人间烟火味。
每一座城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性,比起更多的网红城市,这里总给人一种熟悉的感觉。
这里真的是存在感很低吗?其实只是太低调了。
参考资料[1]江门开平百度百科[2]碉楼简介-END-
文
GUANDAXI
图
GUANDAXI、花少爷、HUNK
特别鸣谢:MR.XIE
BGM
Rook1e-夏の日(interlude)
CONTACTEME
我是关小姐,自称江湖“关老爷”,实则“封尘女子”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