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奉献让美常驻江港
随着香港回归、江港交流的深入,在江门经商、投资、学习的香港人越来越多,他们除了服务江门的经济发展,还为五邑侨乡带来了先进的公益理念,为江门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同时也见证了江门与香港的文化融合和社会交流。
如今,活跃在我市的港籍义工有多人,这其中就有了马观适、司徒端、陈景勤、陈展鹏等一批知名的爱心人士。在他们的带动下,每年通过义工服务进行交流的团体有60多个,内容包括公益文化交流以及长者、伤健、留守儿童、社区领域的服务等。
据此,市义工联企划《一周义工人物》特别报道,让广大义工朋友们走近、了解这些最可爱的人。
一周义工人物之马观适
马观适,祖籍新会,香港著名实业家、建筑专家、香港成业打桩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长、慈善家、市义工联荣誉主席。一直倾心家乡的慈善公益事业,捐出万元兴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被授予“江门荣誉市民”称号。采访
胡涛
摄影
胡涛
编辑
江义君Aus
最喜欢听到的称号是“义工”
“以前坐飞机的时候,广播播报一般是先英文后日文,根本没有中文。香港回归祖国后,除了英文之外就是中文了。现在祖国日益强大,江港两地的交通更加畅通,而且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提出,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的建设,都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江港发展走上一个全新的台阶,正以更开放的姿态与外界对接。”
作为香港商界的成功人士,马观适拥有众多荣誉称号和头衔,但他却笑着告诉记者:“我最喜欢听到的称号是‘义工’,人生中给我带来最大快乐的角色也是‘义工’。”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马观适就开始在香港做义工,他以母亲李示聘的名义捐钱兴建马李示聘敬老院,又以夫人马陈景霞的名义捐钱兴建马陈景霞幼儿园,还经常到敬老院和幼儿园探望老人家和小朋友。如今,马李示聘敬老院和马陈景霞幼儿园都已成为香港著名的慈善机构,马观适的善举多次受到香港*府的表彰。
年,马观适成为市义工联一名注册义工,同时受聘为市义工联荣誉主席。从此,马观适就以一名“快乐义工”的身份,积极参与家乡各项义工服务。同年,市义工联举办爱心帮扶艺术品慈善拍卖会,马观适得知消息后,立即认捐了一批书画,支持市义工联开展助学活动。
年,市义工联新址装修,马观适不仅让女儿资助装修经费,还捐资购买了多功能室的投影和音响设备。马观适的奉献精神感动了许多人,除出资支持我市义工工作外,还身体力行参与各项义工服务。马观适的第一次义工服务就是到五邑大学为大学生举办讲座,向该校学生传授打桩技术和知识。
年2月6日,马观适参加市义工联在棠下镇良溪村春花园山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挥动锄头挖树坑,亲手种下树苗,帮助传送树苗。75岁的马观适是植树现场年纪最大的一位义工,在跟大家交流时,他谦逊地笑着说:“我做义工,就是希望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这个队伍。”
如今马观适已经年逾80,但他依旧心怀家乡,目前正与相关的航天技术单位合作建立航天城,用于航天相关的科普教育。“我想作为一名先行者,用自己的影响力撬动资本,让世世代代的年轻人都加入到建设家乡的行列。”马观适告诉记者,航天城大约3年后可以看到成果。
-END-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