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江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局局长李纯及市文明局副局长郑文中带队到四市三区为首批“江门市示范祠堂”授牌。
年初,江门市委宣传部、江门市文明局联合在全市开始祠堂文化示范工程创建工作。按照“五有”“六个一”的标准,精心打造市、县区级示范祠堂。
“五有”分别是:
有固定场所、有一定规模、有丰富内容、有特定仪式(规定每年开展三次以上,必须包括“祭祀、开笔礼、成人礼”)、有专人管理。
“六个一”分别是:
一牌匾(统一制作加挂“江门市或县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一简介(祠堂的修建史)、一张图(宗族的溯源)、一祖训、一榜单(同宗先贤、名人)、一展览(民风、民俗、农具展示)。
10所首批江门市示范祠堂,分别是:
陈白沙祠
蓬江区杜阮镇木朗村尹氏宗祠
蓬江区潮连街道卢边社区卢氏宗祠
江海区外海街道五大祠
新会区古井镇霞路村宋宗室亲臣赵公祠
新会区罗坑镇石咀村林氏家庙
开平市三埠街道“风采堂”
开平市塘口镇仓东村侯成谢公祠
鹤山市龙口镇霄南村委会北门村乐隐源公祠
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缉熙堂
本次获“江门市示范祠堂”祠堂共有10所,该批祠堂同时获授“江门市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牌匾。李纯副部长等一行到示范祠堂进行现场察看,并勉励各祠堂负责人继续巩固创建成果,不断优化祠堂内容,创新祠堂活动形式,提升示范祠堂的档次。要求各市、区文明办年要深化示范祠堂创建工作,进一步扩大创建范围,提升创建水平,并将其定位为“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争取早日完成第二批示范祠堂创建工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