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单位创建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两个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细落实的有效途径,为行业文明培根铸*,为事业发展加油助力。
在近日召开的江门市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22个单位被授予江门市文明单位称号,分别是:江门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江门市交通运输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江门监管分局、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分行、江门市第一幼儿园、蓬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华电福新江门能源有限公司、江海区司法局、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江门江海区分公司、新会区妇女联合会、新会区会城街道民和社区、维达纸业(中国)有限公司、台山市卫生健康局、台山市台城街道环南社区、广东开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开平市长沙街道南岛社区、医院、鹤山市挚雅乐器有限公司、恩平市委统战部、恩平市民*局、国家税务总局恩平市税务局、恩平市恩城街道凤山社区。这些单位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济建设、*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的建设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绩突出、职工素质较高、业务工作过硬、社会形象良好,在各方面充分凸显示范引领作用。
据统计,
我市目前共有全国文明单位13个、
广东省文明单位45个、
江门市文明单位个。
江门日报记者郭永乐摄文明风吹花千树,百舸争流勇争先。荣誉的背后,是我市各级各部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扎实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缩影。
建设银行江门市分行:“劳动者港湾”累计服务逾万人次
刘叔是我市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从前年开始,他中午干完活后会去附近的建行“劳动者港湾”休息一会,喝杯热水,或者热一下饭菜。这个闲适的小天地,在建设银行江门市分行(以下简称“江门建行”)任意一个网点都有,WiFi、手机充电器、雨具、急救箱等各种服务设施设备一应俱全。
江门建行“劳动者港湾”不仅是户外劳动者的“暖心窝”,更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平台。该行以“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建设“劳动者港湾”,累计与司法、税务、城管、交警、团委、义工联等31家*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开展合作共建,累计服务客户逾万人次,举办大小公益活动余场次,形成“温暖港湾善建侨乡”的民生服务品牌。
近年来,江门建行以创建文明单位为契机,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如助力“数字*府”建设,助推江门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助力住房市场健康发展,助推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精神……为江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城市贡献金融力量。
江门建行坚持以*建为引领,以六个“红色”系列*组织建设,为文明创建注入强大红色动力。“通过构建‘红色指数’,制定了基层*组织‘堡垒指数’和*员‘先锋指数’考核办法;营造‘红色氛围’,深入挖掘*员故事,树立先进典型等一系列特色举措,全面推进*建工作。”江门建行有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江门建行多措并举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为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动力,结出了硕果,先后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职工书屋”,被评为江门市先进集体、广东省文明单位,以善建者行文化之韵涤荡起新时代、新金融之下的文明新风。
江门市第一幼儿园:积极创新家校联动方式
作为“全国巾帼文明岗”,江门市第一幼儿园(以下简称“江门一幼”)近年来在巩固原有文明成果基础上,不断创新办学思路,推进幼儿园“文明工程”建设工作,在全园范围内营造了崇尚文明的教育氛围。
积极创新家校联动方式是江门一幼“文明工程”的关键举措。该园家委会委员参与幼儿园的各项重大决策,家长义工积极参与幼儿园的保教活动。“我们还高度重视家长资源库的开发,设置了家长助教岗位,让家长真正成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江门一幼园长李爱东介绍,在“家长助教走进开放日活动”中,家长助教会通过发挥专业特长的方式给孩子们送福利。例如中十班某家长是科技爱好者,他就给孩子们带来无人机、遥控坦克等科技互动游戏,激发大家的科学探究兴趣。
江门一幼各班级还结合实际,定期深入开展“体验式家长会”。“我园根据儿童成长规律和教学目标确定不同时期的会议主题,使家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把家园合作效能最大化。”李爱东说。
去年以来,江门一幼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文主题活动,引导孩子们端正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争当文明小公民。如大班开展“与文明同行为创文添彩”“我是安全小卫士”活动;中班开展“尊老爱幼我能行”“文明江门我做主”“环保小天使”活动;小班开展“我会排队”“爱我江门共创文明”活动。
江门一幼近年来还结合我国传统节日,开展了“童颂经典”“幼儿园的果子成熟了”“端午节安康”等主题活动,通过挖掘本土文化特色,引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