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溯源江门土著都未必知的历史痕迹
TUhjnbcbe - 2021/5/29 18:44:00
公益中科 http://m.39.net/pf/a_6032495.html

新会学宫

新会学宫,又名文庙、孔庙,位于新会会城马山西侧。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学宫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庆历四年(年)。当时是按山东曲阜孔庙图案,因地制宜建造。学宫在元代被毁于兵火,明代重建。以后历代均有重修。年除重修遗存建筑外,并在原遗址上,重建戟门(大成门)、东西两库、两庑、两廊和尊经阁、“蹈和”、“履中”两殿。

石戏台

石戏台,是会城平安路一座有着多年历史的明代古建筑,它见证了新会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间舞台表演艺术。古城里的石戏台,是经过当地的能工巧匠,多次修复才能得以保存下来的。石戏台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年),清乾隆二十五年(年)改建,同治元年(年)间重修。

石戏台基宽15米、深11米、通高7.5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分前台和后台两部分,单层伸延式戏楼,歇山顶,顶部拱形,一斗三星斗拱仿唐结构。屋檐两边分别建有精工雕*状图案的斜脊,非常精致。檐下还有用木版雕刻的精美图案,是一座具有岭南特色文化的古建筑。

海口埠

中西合璧的骑楼店铺是海口埠过去辉煌岁月的见证者

海口埠,地处大同河和端芬河的交汇处,水上交通十分便利,不仅粤西有水东船载运廉江牛、水东油、阳江猪和杉木到来贸易,而且有香港恒兴渡、江昌渡来往海口埠至香港、澳门,有大成省渡两艘船来往广州至海口埠。据记载,当年维新街店铺就有共间,各行各业,一应俱全,此外还因银行种类繁多,又有“银行街”之称。

过去,因为水运的便利,台山端芬海口埠极为繁荣热闹。这里,曾是台山乃至五邑地区人民飘洋出海的中转站。随着台山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转移,海口埠也渐渐回归平静,成为一个普通的宁静的小村落。如今,随着名镇名村的建设日益火热,安静了数十年的海口埠又热闹起来。

洪圣殿

洪圣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万历二十八年(年),但现在,它已经是潮连洪圣公园的一部分。自上世纪80年代扩建为洪圣公园后,洪圣殿已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庙宇性建筑,已融入到潮连普通群众的生活当中,也成为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和人民群众喜爱的游览胜地。

据说洪圣店大门左右“有一副对联,名曰“四溟首位百谷朝宗”这幅对联四周的图案雕刻,左右分别出自当时的一对师徒之手,左为徒弟所做,右为师傅所做,但因徒弟学有所成,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以左边的精致程度皆胜于右。当然,师傅自有师傅的办法,他采取了简单的工艺线条方法雕刻,所以如不仔细观察,不会觉得有别。

文明书局

文明书局编印的书籍,现在收藏在景堂图书馆

文明书局的旧址即新会大新路的新华书店,以前被文化界称为‘文化界的会馆’,向新会各阶层输送‘文化食粮。年,因承印新会第一份日报,何琴樵、施见三等开设了文明书局。文明书局是以编印自己的几本书而起家的,就是当时人人需要的读物,如应世杂文、简明珠算、信札、解字、作文等书。从此,文明书局在葵乡这一座小城萌芽、抽枝、茁壮成长……在八股已废、新学启蒙之时,文明书局通过多种形式,向新会各阶层输送“文化食粮”,力求开通民智,这对于民俗进化,尤其对学校教育和民众知识教育都有重大的推动力。 

启明里

启明里位于蓬江大桥的一侧,当年是江门知名的华侨聚居点。上世纪20-30年代,五邑侨乡掀起了“建房热”,华侨在江门市区建成启明里。与其他同时代的华侨住宅一样,启明里的建筑既保留中国传统的结构,又具有浓郁的西洋风格。它们多数为二三层钢筋水泥结构,人们称之为洋楼或洋房。这些楼房的建筑艺术极具侨乡特色,至今仍是江门以至珠三角一带靓丽的风景线。

尚书坊

上世纪四五十代时的尚书坊

尚书坊现名尚志街,全长只有多米,但却蕴含了新会英才辈出的五百年历史,是会城很有名气的街道之一。地以人传,这条街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这里曾出了一个何尚书。这在过去文化还不怎么发达的广东来说,出了这样一个名人,也算是很难得的。提起这位何尚书,真可以说是在新会无人不晓,但要是说起这位尚书的来历和故事等,许多人却未必知道。

据历史资料介绍,何熊祥(-),字师帝、乾宰,别号玄谷,官至尚书。死后朝廷赠“太子太保”,谕祭葬,谥文懿。所居住的街巷因他当了尚书而改称尚书坊,即今天的会城知*中路尚志街。

台山县*府大楼

台山县*府大楼,位于台山市台城街道中山路三巷,年建成,为民国时期台山县*府所在地。台山县*府大楼为中国保存至今的最完整的民国时期县署建筑之一。2年7月17日,公布为广东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台山市人民*府办公地。

墟顶

墟顶(江门的起点)。在大约年前,墟顶就是“江门”,“江门”就在墟顶。这个不起眼的老区,正是江门诞生的原点。元末明初已有墟市在此设立,故称“江门墟”,又因地势较高,被称为“墟顶”。这一地区是最早被称作“江门”的地区,在区内的水埗头附近,曾经竖立起一块碑石,上书“江门”两字。陈白沙先生曾作诗描述:“十步一茅椽,非村非市廛。行人思店饭,过鸟避墟烟。日漾红云岛,鱼翻*叶川。谁为问津者,莫上趁墟船。” 经过年的发展,至清代,墟顶已成为江门*治商务中心,孕育城市雏形。

梅家大院

梅家大院(即汀江圩华侨建筑群)位于台山市端芬镇大同河畔,于年由当地华侨以及侨眷侨属创建。大院占地面积80亩,幢二至三层带骑楼的楼房,呈长方形排列,鳞次栉比,整齐划一,中间有40亩专供商贩摆卖商品的市场空地,俨如一座小方城,由于当地梅姓股东占了一半以上,故有“梅家大院”之称。由于始建之初,其规划设计是业主将各自旅居国的风情和建筑特色融入于中华建筑艺术之中,因而大院的建筑物既表现出欧美国家的建筑风格,又体现了汉传统的建筑艺术。梅家大院是目前全国保存得最完好,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华侨建筑的典型代表,并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重点。

台山一中

台山一中,创建于年,是一所由华侨、港澳同胞捐建的学校,坐落在侨乡台山市台城镇城东石花路1号,校园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校舍依山而立,古朴典雅与现代流派兼备,颇具中西合璧的风格。校园绿化覆盖率达65%,素有“园林式校园”之称。早在年7月5日,周恩来总理曾亲临台山一中视察讲话,周总理曾谈到:“广东省有个台山县,台山县有所台山一中,校舍宏伟美丽,……到广东去的同志,争取机会到台山一中看看。”

歇马举人村

歇马举人村,位于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滨临锦江河,两岸秀竹掩影,极具侨乡田园魅力。其在过去多年中培育了多名举人、朝廷官员,其颇具封建文化特点的“男巷女巷”和以“马”为主题的丰富民间传说为全国所罕见;在近代和现代,该村还培育了美国飞虎队队员、驾机搭载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实现中美建交的机长梁汉一、香港粤剧名旦芳艳芬等名人,是一个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极为丰厚的地方。8年12月23日,歇马古村成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新宁铁路北街火车站旧址

新宁铁路北街火车站旧址:我国第一条民营铁路的火车站。新宁铁路北街火车站旧址位于江门甘化厂职工生活区内,原为新宁铁路最东部的火车站,现仅存候车大楼。候车大楼建于年,两翼两层拱券屋顶,中央三层穹隆式塔顶钟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西式建筑,平面呈凸字形。新宁铁路是台山旅美华侨陈宜禧创建的全国最长的侨办民营铁路。年4月动工,年全部建成通车,前后营运了30年。铁路总长公里,行经台山、新会、江门。抗战期间,新宁铁路遭到严重的破坏。北街火车站旧址是新宁铁路遗留的唯一物证。年江门市*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荻海风采堂

荻海风采堂:又名名贤余忠襄公祠,省级保护文物,位于广东省开平市风采中学内,始建于清光绪32年(年),民国3年(年)竣工,是开平、台山两地余姓族人纪念他们的祖先余靖而修建的,由风采堂和风采楼两个主体建筑物组成,拥有三进六院十五厅堂,总面积平方米。它的结构形式既继承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民族风格,又吸取了西洋建筑的艺术特色,结构严谨,瑰丽宏伟,在侨乡建筑里独具一格。

来源:江门日报

好消息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溯源江门土著都未必知的历史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