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大胡子环球旅行探险江门站之世界文化遗产
TUhjnbcbe - 2021/5/28 19:23:00
开平碉楼与古村落是广东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碉楼是集防卫、居住于一体的一种特殊的乡土建筑,如今大约有多座造型各异的碉楼分布在开平境内,这些碉楼融汇了中西方建筑式样、装饰,有古希腊式、古罗马式、伊斯兰式等式样。在明朝时期,开平一带土匪猖獗,又多台风、洪水,居民多受其害,居民开始修建碉楼以求自保。这些碉楼非常坚固,有防洪和防盗两种功能,一遇到洪水暴发或者土匪扰乱,村民们就躲进碉楼里从而安全度过灾难。江门是华侨之乡,这在开平的碉楼文化里有很好的体现,民国时期,从开平走出去的海外华侨觉得碉楼在防范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外节衣缩食,在侨居国请人设计好碉楼蓝图,带回家乡建造,集资汇回家乡建造碉楼。后来,一些华侨为了家眷安全,财产不受损失,在回乡建新屋时,纷纷建成各式各样碉楼式的楼,最多时达多座。这些碉楼按照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钢筋水泥楼、青砖楼、泥楼、石楼等,按照使用功能分,分为众楼、居楼和更楼。众楼建在村后,由全村人家或若干户人家集资共同兴建,每户分房一间,为临时躲避土匪或洪水使用,其造型封闭、简单。居楼也多建在村后,由富有人家独资建造,它很好地结合了碉楼的防卫和居住两大功能,楼体高大,空间较为开敞,生活设施比较完善,起居方便。更楼主要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岗、河岸,高耸挺立,视野开阔,多配有探照灯和报警器,便于提前发现匪情,向各村预警。

这些碉楼汇集了西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如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柱式、拱券和穹窿,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尖拱和伊斯兰风格拱券、欧洲城堡构件、葡式建筑中的骑楼、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等。在国外生活的华侨们主动接受了西方建筑文化,并把它传播回回自己的故乡,其表现了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开平侨民在南亚国家、澳大利亚以及北美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海外开平人与其故里的密切联系。

初冬的开平温度非常舒适,乡下依然绿意盎然,一座座历经沧桑的碉楼被周围的庄稼地围着,向来往这里的游人们诉说着自己的历史。村子里的小路旁点缀着五颜六色的小花,漫步其中,悠然自得。池塘里鱼儿在自由地嬉戏,鸟儿在枝头快乐地歌唱,整个村落呈现出一片宁静祥和的气息,古建筑、大自然与人构成了一副和谐的美丽画卷。汝志刚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胡子环球旅行探险江门站之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