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大写的赞江门城市认同感全省第一,你认
TUhjnbcbe - 2021/4/28 20:36:00

一线城市居民与三线城市居民相比,哪个群体的城市认同感,会更高一些?

哪个群体对四线城市更具认同感?

哪个年龄层的城市认同感,会更低一些?

一座城市,除了林立的大厦,宽敞的道路,靓丽的公园……

人们同样关心城市生活的舒适度和幸福感

你对你生活的城市认同感如何?

昨天,中国社会心态指数(ISMC)调查启动仪式暨全国城市认同调查报告发布会在广州举行,同时,由凯迪数据研究中心携手社科院社会心理学研究所联合发布的全国城市认同调查报告也出炉。这份通过对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民众对城市认同感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广东省21个地市的城市认同感中,江门、韶关、潮州位居三甲,其中江门排第一。

这份由份有效问卷为基础而形成的报告,内容包括文化认同、地位认同、身份认同、地域认同等4方面,采用积分的方式来反映调查对象对城市的认同感。

报告对广东21个地市的城市认同感状况和分维度情况做了一个分析,城市认同感总得分中,排在首位的便是江门市,接下来是韶关和潮州,紧随其后的是清远和广州。比较几个子维度,文化认同方面,江门居于第一位。地域认同方面,前三位是韶关、江门和潮州,江门排位第二。身份认同方面,即“我对于自身城市市民身份的认同度”,前三位是潮州、清远和江门。最后一个是地域认同,即“我在一个城市里长期居住的意愿体现”,前三位是清远、江门和深圳,江门排第二。

对此,五邑大学副校长张国雄认为,江门能高居榜首得益于五邑独特的华侨历史文化。

文化认同我们排第一,这就反映了我们侨文化的建设在城市建设和民众接受度中,产生了很大影响,背后就是我们有丰富的侨的资源。但在民众身份的认同感仍需要时间的磨合,因为认可这个地方的文化,但不一定认同这个地方的人,所以身份认同排第三位。

江门市*府副秘书长张璐认为,研究报告对江门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对城市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江门正在打造全国小微“双创”基地,希望对海外人才、海归人才,特别是华人华侨的二代、三代有吸引力。“我们正在谋求怎样提高对年轻人的吸引力,特别是作为三四线城市,它的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是大家期望比较大的,在配套方面,我们要缩小与一线城市的差距。”

小贴士城市认同感作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格外重要的一种社会心态,折射的是居住在城市中公众的日常感受、基本情绪、社会共识和价值观的总和。作为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应用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概念,真正将人作为城市的主体地位。四线城市的居民城市认同感最高经统计后可知,参与调研的全国地级市的被调查者城市认同感平均分为72.,由下图结果可知,与其他分级城市相比,四线城市的居民城市认同感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分级城市,紧随其后的是传统一线城市、二线城市,而三线城市的居民城市认同感最低。老年群体的城市认同感偏低,成为被遗忘一族在进行不同年龄段的比较时,把不同年龄群体划分成六组:00后、90后、80后、70后、60后、50后。经分析发现,“00后”被调查者的城市认同感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群体。而50后的城市认同感则最低。博士群体的城市认同感偏低,高学历优势有待*策助力在进行不同学历水平群体的城市认同感比较时,课题组把学历水平分成了五个层次:中学及以下、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事后多重分析发现,拥有硕士、博士学历的被调查者在城市认同感上显著低于其他学历人群。△图片来源于网络

研究发现,四线城市的本科学历者城市认同感最高,而三线城市的本科学历者城市认同感最低。二线城市的硕士城市认同感最高,而三线城市的硕士城市认同感同样最低。传统一线城市的博士城市认同感最高,新一线城市的博士城市认同感最低。综合来看,城市发展水平很可能是影响高学历者城市认同感的重要因素。

收入2万元以上,对一线城市认同感最高根据个人月收入的差异来比较民众的城市认同感得分差异,课题组在调查中把收入分成了8个层级:暂无收入、元以下、-元、-元、-元、-0元、0-元、元以上。事后多重比较发现,个人月收入在-0元的被调查者在城市认同感上显著高于其他收入群体。

收入2万元以上的群体,一线城市的城市认同感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城市分级;五六线城市的城市认同感最低。总体上,城市发展水平越高,该高收入群体的城市认同感越低。

江门曾获“个人幸福感”全省第二!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发布的《年建设幸福广东客观指标评价报告》显示,江门人对各分项指标满意度评分和个人幸福感总体感觉评分均排在全省第二位。

部分内容来源于南方都市报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写的赞江门城市认同感全省第一,你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