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一语
爱国敬业是美德,诚信友善是根本!
人物:张东婉
职务:广州紫林轩书画院副院长、江门市蓬江区女文艺家协会会长
简介: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美术大展并获奖入选。部分作品被美国、加拿大、丹麦、瑞典和韩国等相关机构收藏。年创作《石榴图》作为市礼赠予英国华人商会,年作品《盛世讴歌》被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收藏。
美丽的西江河畔,
孕育着一颗璀璨的明珠——
侨乡江门。
五百多年前,
明代大儒陈白沙先生在这里诞生,
其深邃的思想影响着
一代又一代的江门人,
其独创的茅龙笔
更是成为家乡独特的文化遗产。
张东婉,江门蓬江人,对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更是怀有无限的深情,总想用赤子之心来歌颂蓬江母亲河的温柔美丽。她小时候,对身边的一切事物特别感兴趣,总想把眼中所见的一切一切,用自己双手画出来。
于是,家里的墙上,地板上,桌面通通成了她的“画案”,茅草成为最好的“画笔”,到处的写写划划,不亦乐乎,但总是换来祖母的一顿训斥,也换来身边人的嘲笑:“居然想当画家”。于是,她暗暗给自已立下愿望:长大以后一定要当画家!
但张东婉年少时由于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好,求学时接到美院的录取通知书却未能赴读。但人生注定是一条曲折不平的线,艰辛的环境更能磨练人的精神和斗志。
一路走来,无论环境如何改变,她都一如既往地坚持,数十载的勤学苦练,兢兢业业的不懈耕耘,练就了敏锐的观察力和熟练的笔头功夫,印象最深刻的是童年时那些小小的“公仔书”,竟然成了她临摹的最好范本,也是最好的启蒙老师。
张东婉天性对牡丹特别喜好,为了画好牡丹,多次远赴牡丹之都洛阳采风写生,日出日落,天阴天晴,嗅着花的芬芳沉醉于花间,观察着牡丹的千姿百态,为花仙子们传神写照,多年来累积的写生稿堆积如山,多不胜数。
张东婉作品《秾春》
艺术之路注定是一条荆棘之途,为了追梦,不惑之年她开始北漂求学,走进国人心目中神圣的学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跟随当代花鸟画大家霍春阳教授学习传统花鸟画,导师要求非常严格,要求学生每天必须临摹三十张画作及五张书法作业,这种高强度的地狱式训练,虽然紧张辛苦,压力巨大,但是进步却很快,在霍老师的悉心指导之下,她大胆地吸收了北派技法结合清代恽南田的没骨技法,经历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的总结,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面貌。
张东婉毕业展上的作品《绣球百合图》更是得到霍老师的高度肯定和赞赏,并被清华美院收藏。寒来暑往,北京求学数载,张东婉遍访京城名家,先后在北京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进修、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学习,京城的气候和环境南方人比较难适应,但一路下来,她克服了重重困难,历尽艰辛刻苦求学,不断强化加深对传统艺术的认知和锤炼,慢慢地画面退却了火气,去除了媚俗之态,还原了国画朴素自然的面貌,期间不断吸收各大名家的思想理念,并糅合自己的个性喜好,画艺有了质的飞跃。
张东婉作品《锦绣家园》
张东婉作品《京华四月》
近几年来,在相关领导的支持下,年,作品《石榴图》作为市礼赠予英国华人商会;年,分别在深圳美术馆和江门美术馆举办联展,获得两地文化界领导的高度重视,广受社会好评;年,作品《南国芙蓉》被江门市总工会收藏。年,担任蓬江区女文艺家协会会长,同年,作品《荔枝图》被江门市档案局收藏,并录入地方名人志;作品《京华四月》入选万年浦江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被浦江美术馆收藏;作品《人间四月天》入围“工在当代”全国美术作品展;年,获得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高级美术师职称,作品《盛世讴歌》入选文化部“一带一路”全国美术人才作品展并被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收藏;同年,与著名画家林广平老师参加第二十二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作品获得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和肯定,并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张东婉作品《盛世讴歌》
张东婉作品《人间四月天》
清代恽南田先生指出:逸品其意难言之矣,殆如卢敖之游太清,列子之御冷风也,“画以简约为尚,简之入微则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烟鬟翠黛,敛容而退矣”,“造化之解,至静至深”。张东婉的艺术理念深受南田先生影响,追求的是契默造化,简约深静,幽情秀骨,思在天地。当前,响应习主席提出的“传统文化复兴”,发扬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精神,以艺术营造高品格的精神境界,不随俗流,勇于探索,这正是每位有抱负、有担当的艺术家终其一生的追求目标和神圣使命。
全力支持全国文明城市建设
文明江门你我同行
编辑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蓬江区妇联(部分图片来源于紫林轩书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