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旅港乡贤冯平山先生于年创建,是一座“私人建设的公共图书馆”,以启蒙之功润泽乡里,至今已经有98年历史,古籍文献修复和特色馆藏,更是让这座名副其实的“档案馆”在众多图书馆中独树一帜。景堂图书馆不仅是新会文化的瑰宝,也是侨乡文化的灵*栖息地,景堂图书馆为新会增添了不可磨灭的文化符号,成为不可多得的文化宝库和精神殿堂。
景堂图书馆
这座图书馆年建成开放
在那兵荒马乱、物质贫乏的年代
是什么人还热心文化教育事业?
原来,这源于一个梦想
临终前,冯景堂先生郑重嘱咐长子冯平山:发达了,要办文化教育事业。经过大半辈子的努力,冯平山不但积累了大量的资金还利用在世界各地做生意的机会,遍访知名学校和图书馆,了解其运作和建筑模式。终于,图书馆建成,以其先父景堂的名字命名。近百年内,景堂图书馆经历了战火纷飞、书籍被焚被毁、办“一周时事”黑板报、遭到造反派冲击质询等,历经坎坷,从前世走到了今生。傍晚时分,彩霞满天,在落日的余辉中,有不少年轻人从阅览室走出来,阳光写在每个人的脸上,景堂的雕像则在光与影中,用他一个多世纪前的深遂目光,默默地俯视着一切。(江门日报记者傅健发表于年)古籍修复师
让古籍文献获得新生
镊子娴熟地游走在残损的书页上,破碎的纸屑被一层层揭起,灵巧的毛笔沾着专用的糨糊浸湿残缺破损处,镊子夹起补纸精准补漏,在古籍修复师谭锦华的巧手慢工下,“生命垂危”的古籍获得新生。
景堂图书馆书库里,谭锦华修复的古籍《万国史记》静静躺在这里。修复前的《万国史记》,虫蛀、断裂、扭曲成团,文字已无法辨识。修复后的《万国史记》,完整成册,页面干净、文字清晰,与修复前相比,已是“判若两书”。
8年前,谭锦华有幸成为景堂图书馆的一名古籍修复师。她从小喜欢这里,二楼的画册架是她最熟悉的东西,长大后,她又回到这里,整日埋首于古籍修复案台上,她将自己称之为藏身在瑰丽珍宝背后的手艺人。年,古籍修复技艺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让古籍修复走入百姓眼帘。
景堂图书馆是广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古籍修复也是景堂图书馆的重要任务。
古籍修复工艺复杂,修复一册古籍从配纸到最后的装订,往往要经过拆书皮、扯捻、溜口、倒页等几十道工序,还要做到通古今、知人文,对修复师的素养要求极高,这行大都是师傅带徒弟,手把手教出来的,而谭锦华的师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籍修复代表性传承人杜伟生。古籍修复师谭锦华正在伏案修复古籍。景堂图书馆保存有1.3万多册古籍文献,部分馆藏古籍文献存在霉变、虫蛀、脆化、鼠啮、断裂等多种形式破损,有的古籍浑身布满虫洞、有的整套书页成了书砖、有的珍贵书页布满黑霉……中国古书所用材料,大多为手工纸,质地纤薄,再加上年代久远,很容易破损、掉色,如果没有一代代修复师的工作,后人根本不可能看到那些流传千年的传世之作。书本是过去式但修复是现在进行时谭锦华坦言道: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的生命,古籍修复关键是要耐得住寂寞,是修艺,更是修心。这次修复后,因为现代修复工艺的提升,加上保存得当,可以保存更长时间。为了提高古籍文献的利用率和保存度,图书管理员赵剑宏通过非接触性彩色扫描机将古籍“带进”电脑屏幕,他熟练地操作着电脑,把整理好的古籍扫描整合,分类上传到古籍数据库,方便古籍保存和读者查阅,避免了人为因素对古籍造成多次伤害,计算机专业出身,又是90后的赵剑宏,将古籍数字化处理,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古籍保护和使用之间的矛盾。陈垣寄赠景堂的著作。图源:新会侨报社小蔓摄
保护古籍,传承文化任重道远,景堂图书馆自年就实施古籍保护计划,并在年参加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先后安排人员参加国家级、省级古籍保护培训班,于年全面完成馆藏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是广东省第一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其古籍整理、修复、保护及开发利用工作水平,走在同级单位的前列。为引导大众深入了解古籍修复技艺,宣传古籍保护理念,景堂图书馆多次开展“古籍保护进校园、进社区”活动。通过图文展览、修复专家视频演示、修复师现场演示、观众互动体验等方式,立体展示古籍修复技艺,向大众展示古籍修复成果,宣传古籍保护理念,营造全社会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