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
到年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湾区
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将基本形成,
到年宜居宜业宜游的
国际一流湾区将全面建成。
这段时期,将是江门加快发展的
重要窗口期和*金机遇期。”
近日,
江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应武
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
江门将把大湾区建设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
举全市之力推动落实,
加快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
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
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环境,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
△江门举全市之力推动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环境。郭永乐摄
江门融入湾区具有五大优势
南方日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给江门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机遇?江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和基础?
林应武:
随着大湾区交通互联互通格局逐渐完善,江门将直接接受广深港澳四个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将涌入江门,为江门高质量发展提供要素支撑。江门也将充分利用香港、澳门开放平台优势,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提升全球竞争力和吸引力,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江门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地理区位优越,合作基础扎实。江门与港澳及珠三角核心城市广州、深圳的陆路距离均在公里左右,海运距离不到海里,处于“承东启西”位置。去年江湛铁路、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未来伴随深中通道、深茂铁路江门至深圳段、深江肇高铁等一系列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连通,江门将成为连接大湾区与粤西、大西南及北部湾地区的“枢纽门户”。
二是与港澳历史渊源深厚,合作愿望强烈。江门与港澳人缘相亲,地缘相近,在港澳多万常住居民中有五邑籍乡亲约万人,五邑籍港澳社团多达93个;港资企业已成为我市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来源,占全市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近2/3。近年来,江门与港澳特区*府、行业协会商会等签订了20多个合作指导性文件,涉及平台、产业、金融、旅游、民生等领域,江港澳合作广度深度逐步拓展。
三是资源优势明显,合作潜力巨大。江门发展空间广阔,土地总面积约占大湾区城市群总面积的1/6,土地开发强度低,可利用建设用地空间大,是大湾区内唯一具备可大规模连片开发土地的城市。同时,海洋资源丰富,具备发展临港经济和高端滨海旅游产业的良好基础。江门是全国少有、广东唯一同时拥有2项世界遗产的城市,即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和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丰富的文旅环境资源将为大湾区旅游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是产业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泛。江门拥有机电、食品、电子信息、纺织服装、造纸及纸制品、精细化工六大传统支柱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大健康、新材料等五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借助江门较好的产业基础,有利于港澳整合内部产业资源,拉长和拓宽产业链及产业发展空间,推动港澳经济多元化。
五是营商和创业创新便利,合作环境良好。近两年,江门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行“两无两藏”,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多证合一”登记制度、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等多项改革工作成效显著,获国家和省肯定。年全市新发展市场主体19.29万多户,同比增长%,市场主体总量达47.5万,同比增长51%,增幅位居全省第一。我们相继出台了“人才强市十四条”“民营经济十二条”“招商引资激励*策十二条”“实体经济十条”等*策,推动江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江门将在四大合作平台建设上重点发力。
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环境
南方日报:江门在融入大湾区建设中的定位和目标是什么?
林应武:
江门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空间布局上被定位为重要节点城市之一,省委书记李希到江门调研时要求江门努力打造成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这是省委赋予江门的新使命,也是我们在大湾区中的定位。我们将切实扛起这一历史重任,把大湾区建设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市之力推动落实,为粤港澳三地居民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
南方日报:接下来江门将如何学习贯彻好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林应武:
江门正按照省委部署和李希书记要求,强化学习引领,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各级*委(*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学习论坛、领导干部各类培训班等学习的重要内容;强化舆论宣传,认真开展宣讲阐释、新闻报道、网络宣传、社会宣传、对外宣传等,引导激励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求上来,营造共同推进大湾区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贯彻方面,我们将在四大合作平台建设上重点发力。
一是推进澳门与江门跨境合作实验区建设。立足“国家利益、港澳关切、江门优势”,积极探索粤澳合作新模式,依托银湖湾滨海地区与澳门共同谋划建设跨境合作实验区。去年以来,我们主动拜访了澳门特区*府和中央、省有关部门,取得了较好成果。澳门与江门大湾区建设合作事项写入了澳门《年财*年度施*报告》。江门将抓住今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的重大机遇,全力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力争把澳门与江门跨境合作实验区上升为国家平台。
二是推进江珠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建设。江门将与珠海市共同谋划在珠海西部和江门东南部、南部的广大区域共同打造一个大规模的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江门将成立工作推进小组,统筹协调推进集聚区发展前期各项工作,特别是加强与省“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战略的衔接,近期争取纳入省级产业转移园区、开发区、高新区名录,中长期打造成为国家级粤港澳合作平台。
三是推进华侨华人文化交流重大平台建设。作为著名侨乡,江门将发挥世界文化遗产优势,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加强与港澳文化旅游部门联系,邀请国家级团队进行策划,以开平、台山为重点,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谋划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重大平台。同时,继续发挥侨胞遍布世界各地和熟悉我国与住在国*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的优势,引导海外华侨华人把自身事业发展与大湾区建设相结合,为大湾区建设贡献力量。
四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农业合作发展平台。江门是全省唯一开展“双安双创”的地级市,又是供港鲜活安全农产品的主要来源地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农产品供应基地。江门将发挥好这一优势,整合辖区内“国字号”“省字号”现代农业产业载体,以及“供港标准食品交易中心”等服务平台,加快大湾区农产品交易流通中心规划建设,与港澳共建大湾区高质量农业合作发展平台。
△我市加快建设以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为中心的轨道交通网络。图为东甲立交。郭永乐摄
聚焦六大领域加强与港澳全方位合作
南方日报:在深化加强与港澳合作方面,江门有什么具体行动和计划?
林应武:
与港澳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江门一直在推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同港澳的交流合作。
产业发展方面,深度参与、扎实推进珠三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区创建,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大健康、新材料等五大新兴产业,积极打造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珠西新材料集聚区、深江产业园、台山工业新城拓展区、开平翠山湖科技产业园拓展区等五大万亩园区,主动承载大湾区新一轮产业转移。
交通联通方面,全面加快建设以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为中心的轨道交通网络,加快南沙港铁路建设,争取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尽快动工,加快谋划建设珠江肇高铁、南深高铁、广佛江珠城际等铁路,全面融入“轨道上的粤港澳大湾区”。全力配合做好*茅海通道项目相关工作,最迟年开工建设。今年重点推动佛开南段改扩建、高恩高速、中开高速等项目建设。积极参与粤港澳世界级港口群建设,近期重点加快高新区公共码头、银洲湖区域港口、崖门万吨级航道建设,远期谋划把广海湾港区打造成为国际深水海港。
科技创新方面,积极对接延伸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大湾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打造大湾区国际科创城。目前,已与中矿亿隆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新世界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泛华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剑桥医疗管理有限公司签订联合开发江门国际科创城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大力推进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建设,谋划打造中科院中国(江门)国际科学小镇。
文化交流方面,计划在今年庆祝“开平碉楼与村落”成功申遗12周年时,举办开平—澳门世界文化遗产嘉年华活动,正式对外发布我市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信息。加强同港澳各界特别是港澳青年的交流互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少年警营建设,统筹做好《少年中国说》品牌的培育发展工作。与香港五邑总会合作开展“香港青年内地实习计划”,不断将文化纽带的联系转化为大湾区区域间特别是同港澳地区合作的基础。
人才创业方面,加快建设江门人才岛,打造立足珠西、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基地。研究制订支持港澳企业、青年到我市创业创新的有关*策,探索将港澳小微企业、青年纳入我市科技和双创*策扶持体系。依托江门“侨梦苑”、澳葡青年创业园、粤港澳大湾区海外青年创业基地等双创平台,建设面向粤港澳乃至全球华侨华人的创新创业基地。
民生事业方面,创新与港澳合作的体制机制,重点在金融、办学、人员往来、离岸服务、医疗、通关等方面争取突破,不断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江门居住、学习、创业、就业等配套*策。医院等港澳资医养项目建设,大力支持力宝集团健康城项目建设。推动五邑大学、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技师学院等院校探索与港澳高校合作办学,共同培育高端人才。
来源:南方日报(文/潘晓晨)责任编辑:林育辉
好看点一下大家都知道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