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乡村田园美如画广东十大美丽乡村考察组走
TUhjnbcbe - 2025/6/26 1:04:00
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www.xftobacco.com/
                            

伴随着和煦的阳光,

第三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

系列评选活动实地考察组日前来到江门,

详细了解当地美丽乡村

以及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建设情况!

台山桂水村:

百年侨村的生态农旅发展之路

“这几年,家乡变化很大,变得越来越整洁漂亮,我回到这里居住有一年多了,感觉很舒适。”11月15日,第三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系列活动实地考察组走进台山市台城街道桂水村,美籍华人爽姨兴致勃勃地向考察组人员讲述回乡见闻。

△台山桂水村,一位美国归来的阿姨对家乡环境变化赞不绝口。南方+杨兴乐摄

桂水村位于台山市台城街道西郊,下辖11条自然村,户籍人口约人,村民以余氏为主,另有多名海外乡亲侨居国外,素有“海内海外两个桂水”之称。立村至今,桂水村已有多年历史,村中建有古侨建筑群和历史文化书屋,文化底蕴深厚。

△乡村图书馆有很多藏书和旧照。南方+杨兴乐摄

△乡村图书馆有很多藏书和旧照。南方+杨兴乐摄

爽姨口中的“美丽乡村”见闻得益于桂水村近年来大力推进的生态振兴发展思路。基于“以桂为味、以水为美”的生态休闲旅游定位,桂水村立足本村资源优势和村情实际,以党建统揽全局,创新农旅融合、农村电商等发展思路,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年,桂水村年收入达42万,同比增长30%;农民人均收入达2.3万,高于台山市农民人均收入水平。

△台山桂水村,健身设施、文化楼、大舞台一应俱全。南方+杨兴乐摄

△台山桂水村,健身设施、文化楼、大舞台一应俱全。南方+杨兴乐摄

△台山桂水村,健身设施、文化楼、大舞台一应俱全。南方+杨兴乐摄

美丽经济是激活乡村振兴发展的密钥。一方面,桂水村将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作为重要抓手,采取修旧如旧方式维护特色侨居,开展人居环境景观改造工程,焕发古香古色百年侨村魅力;另一方面开展桂水河“一河两岸”风貌整治和景观打造,提升一河两岸绿化美化水平,改造沼泽地为湿地公园,同时引导村民见缝插绿,建设“四小园”小生态板块。

乡村变美了,文旅共建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在上述基础上,台城街道乘势而上,引入总投资1.5亿元的“桂水湾”乡村文旅项目,以保持原生态、守住古村落、丰富新业态为发展理念,分期推进精品民宿、特色餐饮建设,打造亩乡村综合体旅游示范区,努力开创生态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新局面。

△台山桂水村,村民正给孙儿喂食濑粉。南方+杨兴乐摄

△台山桂水村,荷花池的玻璃栈道可练瑜伽。南方+杨兴乐摄

此外,桂水村还大力扶持莲子、黄皮种植等传统产业,打造桂水“石叔鸡心黄皮”品牌,开发莲子濑粉、莲蓉月饼、荷花酥等特色产品,同时升级改造桂水工业区,建设特色农产品市场,筹建桂水电商平台,打造“一村一品”产业,擦亮侨乡特色农产品品牌。

走进桂水村,乡间田园气息扑面而来:青山环绕,流水潺潺,古侨建筑群错落有致,让人倍感清新宁静。“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幅业兴、民富、村美、人和的乡村振兴繁荣画卷正徐徐展开。

鹤山来苏村:

传承家训,千年古村吹文明新风

“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在鹤山市共和镇来苏村党群服务中心附近,树阴下,一班村民自发组织唱起红歌,乐也融融。11月15日,第三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系列活动实地考察组走访来苏村,考察当地乡风文明建设情况。

△鹤山来苏村党群服务中心颇有古居特色。南方+杨兴乐拍摄

△鹤山来苏村环境优雅,村民高兴地唱起红歌。南方+杨兴乐摄

来苏村建村已近千年,下辖五个自然村,素有“千年钟氏村”之称。近年来,该村着力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挖掘钟氏传统家训内涵,推动村风、家风和社会风气持续优化,让文明乡风吹遍村头巷尾,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7项国家级荣誉。

△鹤山来苏村钟氏大宗祠。南方+杨兴乐摄

△鹤山来苏村获多项荣誉。南方+杨兴乐摄

△乡村振兴已有详细规划。南方+杨兴乐摄

“通过‘法治’固基、‘德治’铸魂、‘自治’提能,来苏村基本形成‘村民自治依法规范、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文明新风基本形成、农村社会和谐有序’的乡村善治格局。”村党总支书记钟瑞行介绍。同时,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来苏村正以6大功能区为抓手,致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人”的美丽家园。

△鹤山来苏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南方+杨兴乐摄

作为江门市“三清三拆三整治”试点村,来苏村以此为抓手,大力改善人居环境,修旧如旧,保留岭南传统村落风貌。一方面,该村探索“积分制”,引导村民主动参与乡村建设,美化自家庭院,以“绣花功夫”点缀美丽乡村画卷;另一方面,引入民宿项目活化岭南民居,其采取修旧如旧、共生更新的改造模式,打造一个拥有书吧、书画室、茶艺室、游泳池、私房菜、农场体验等多功能的民宿艺术馆。另外,建于明代的来苏旧祠堂亦翻新变身旧物陈列馆,展示来苏村近百年来的历史演进。

△鹤山来苏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博物馆、特色民宿、农产品展销吸引各地游客。南方+杨兴乐摄

△鹤山来苏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博物馆、特色民宿、农产品展销吸引各地游客。南方+杨兴乐拍摄

△鹤山来苏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博物馆、特色民宿、农产品展销吸引各地游客。南方+杨兴乐摄

来苏村发展日新月异,村民的生活也越发多姿多彩。近年来,来苏村先后建成了来苏公园、文化广场、文化长廊、文化综合楼,并于年升级改造了村党群服务中心,配备了农家书屋、舞蹈室、文化室等多功能场室,建成群众3分钟文化圈,为举办开笔礼、龙狮新舞、百姓健康舞等文体活动提供了平台载体。

组建来苏少年醒狮队,弘扬来苏莲花女子快板文化,传承来苏钟氏耕读为本家风……今日之来苏村,是鹤山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来苏村设有乡村图书馆,村民喜爱看书。南方+杨兴乐摄

△来苏村设有乡村图书馆,村民喜爱看书。南方+杨兴乐摄

依托既有历史文化底蕴,来苏村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一是实行股份制改革,以“股份公司+子公司”的发展模式以及“股份公司+村集体+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形成以股权为纽带的经营综合体和利益共同体,盘活民屋旧居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二是引进文旅项目,总投资6亿元的来苏山水人家项目将通过“政府+村+企业”的合作模式,建设一个集山水田园、健康养生、茶文化、水资源、明清古建筑木建筑文化、含硒温泉为一体的乡村自然生态景区,为来苏村产业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鹤山来苏村形成了茶叶种植基地,成为村民增收一大途径。南方+杨兴乐摄

△鹤山来苏村农产品展销吸引各地游客。南方+杨兴乐摄

△鹤山来苏村农产品展销吸引各地游客。南方+杨兴乐摄

恩平昌梅村:

新农人回乡,村企共建冯如故里

走进冯如故居,穿越时光,感受到冯如对航空救国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推开恩平拉美华侨华人展览馆的大门,奋发有为、敢于冒险的华侨精神在照片和文字间流淌……近年来,恩平市牛江镇昌梅村身为“中国航空之父”冯如故里,以村企结对为契机,挖掘乡村资源禀赋,打造“农业+旅游”冯如文化精品线路,名声渐显。

△恩平昌梅村冯如文史馆,展现恩平人在拉美历史。杨兴乐摄

△恩平昌梅村冯如文史馆,展出“冯如二号”飞机模型。杨兴乐摄

11月15日,第三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系列活动实地考察组走进昌梅村,了解“新农人”回报家乡,利用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的契机,助力建设美丽乡村的故事。

△恩平昌梅村,村中多个牌坊彰显悠久村史。杨兴乐摄

△恩平昌梅村,村中多个牌坊彰显悠久村史。杨兴乐摄

△恩平昌梅村,村中多个牌坊彰显悠久村史。杨兴乐摄

近年来,恩平市引导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通过政府搭建村企结对帮扶平台,引导企业结合自身优势,精准对接乡村资源禀赋。在昌梅村,恩平人谢国良、冯健华是“回报家乡”的新农人典型代表,他们分别经营广东丰穗米业有限公司、恩平市丰江农业专业合作社,两人支持并参与昌梅村“冯如文化精品线路”建设,同时发展恩平大米和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共同致富。这些年来,他们累计捐赠资助万元,实现了民营企业和乡村农民双赢。

昌梅村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依托两家结对企业,发展水稻、马铃薯种植业和乡村旅游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高当地农户收入,年全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2万元。

△在恩平昌梅村,稻谷收割后土地马上修整再种上土豆,有的田地则种上了辣椒。杨兴乐摄

△在恩平昌梅村,稻谷收割后土地马上修整再种上土豆,有的田地则种上了辣椒。杨兴乐摄

其中,为了做大做强恩平大米产业,昌梅村与广东丰穗米业有限公司探索“企业+农户+村委会”合作模式,充分利用位于国家级万亩水稻示范基地和省级农业产业园“江门市恩平市丝苗米产业园”的地理优势,打造“牛江富硒大米”品牌。如今,“恩平大米”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在推广壮大恩平马铃薯品牌层面,昌梅村在恩平市丰江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帮助下,发挥地处国家级万亩马铃薯示范基地的优势,发展“稻-稻-薯”耕作模式,大力开展冬种马铃薯生产。近年来,牛江镇的“恩丰江”牌马铃薯已成为恩平农业品牌代表的名片之一。

△在恩平昌梅村,稻谷收割后土地马上修整再种上土豆,有的田地则种上了辣椒。杨兴乐摄

△在恩平昌梅村,稻谷收割后土地马上修整再种上土豆,有的田地则种上了辣椒。杨兴乐摄

如今,昌梅村内,“人文寻究+农耕体验+生态观光”的“乡村游”产业愈发兴旺。据介绍,为了充分挖掘冯如故里的人文资源优势,恩平市统筹整合各级涉农资金万元,打造冯如文化精品线路,确保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示范带动。现今,昌梅村先后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广东省文明村”“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门市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等荣誉。

△昌梅村设有侨心书苑,方便村民阅读书籍。南方+杨兴乐摄

△恩平昌梅拉美华侨华人博物馆展示村民走向世界的历史。杨兴乐摄

△恩平昌梅村村容整洁。杨兴乐摄

来源:南方+客户端(记者/黄烨倩杨兴乐)

责任编辑:叶隽毅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原标题:《乡村田园美如画!广东十大美丽乡村考察组走进江门!》

1
查看完整版本: 乡村田园美如画广东十大美丽乡村考察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