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昭觉县有很多贫困户通过政策的带动和自身的努力,生活有了保障,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少,幸福感越来越多,龙恩乡的外出务工人员牛金贵就是其中一位。他乘着“昭觉——佛山禅城”东西部劳务协作项目这艘“快船”,走上了脱贫奔康大道。
“为了我们几姊妹,您辛苦了一辈子。您生了病,就得治,不要担心医药费。现在国家为咱们贫困群众交了医疗保险,花不了几个钱。最重要的是我现在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家里什么都不缺,您就放心养病吧。”
见到牛金贵时,医院里细心照料生病的父亲。得知76岁的老父亲担心医药费想放弃治疗的想法,牛金贵态度坚决地安慰着。
5月17日,在广东省江门市的牛金贵听到父亲重病的消息,就立即买了飞机票赶回凉山昭觉老家,连续多天的奔波忙碌,让身材还算健硕的他略显疲惫,但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
穷苦少年 漫漫求学路
年,牛金贵出生在昭觉县龙恩乡塔普村,那时的塔普村是个贫穷的地方,不通公路,村民们仅靠耕种几亩薄地,过着自给自足的困苦日子。
“小时候家里穷,住在海拔多米的山上,只能靠种洋芋、荞麦来维持生活,一家人一年的收入不到五千元。房子是一间50平方米左右的破漏土房,家里摆满了各种锅碗瓢盆。一到下雨天,屋里屋外都是雨。”回想起往事,牛金贵的脸上掠过一丝忧伤。
牛金贵说,最让他难忘的是读小学时,从家里到乡中心校的那一段路程。那段路有3公里,因家住在半山腰,一大早往书包里装几个洋芋、苦荞饼,背着大大的书包就要出门,但还是经常迟到。特别是下雨天,即使走得很小心,也还是时常会滑倒,经常满身是泥地跑到学校……
“那时候中午待在学校里没有饭吃,饿了就啃家里带的洋芋、苦荞饼,等到放学回家已是饥肠辘辘。”
“如今,随着国家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崎岖不平的山路被宽阔绵延的大道所替代,孤冷残破的茅草屋换成了敞亮整洁的新居,年迈的老人有了养老保险的庇护,贫困的儿童有了义务教育和营养午餐,没有技能的青壮年有了劳务输出帮扶……因为有了党的好政策,我们贫困群众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这是牛金贵的切身经历与最真实的感受。
凭着那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年,牛金贵考进了昭觉县城里的中学。但因为家庭困难,实在没办法再负担高中3年昂贵的学费,年初中毕业牛金贵就辍学了。年县上征兵,他毅然报名参军入伍,年退伍之后回到家乡。
不甘贫困 谋划新出路
由于当时农村户籍的退伍军人不分配工作,退伍就意味着失业。“在家种地不是又回到起点了吗? 这样绝对不行。”回到家乡,牛金贵想了很多。凭借着在部队学到的知识技能,年,他走出家门,来到云南省昆明市,加入了治安联防队伍。一个月多元的工资,除去日常开销,剩下不到元钱他都寄回给家里年迈的父母亲。这样坚持了一年,因工资收入实在太微薄,年,他辗转到广州的工厂里务工,工资倒是比之前增加了不少,但是干了没多久,却遭遇了金融危机,他又失业了。再次回到家乡,牛金贵安下心来,成了家。
刚结了婚,牛金贵就四处打零工,种地,但是算来算去一年到头来也攒不下什么钱,只够维持生活,贫苦的日子使他一筹莫展。
年,随着国家实行精准扶贫政策,村干部来到了他家,和他谈起了未来的打算,并向他介绍全县即将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情况。最后在村民的评议下,按照流程,牛金贵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入实施,身为贫困户的牛金贵也享受到了许多惠民政策,家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几年外出务工,他当过保安,干过建筑工人,靠着实干,他每年都能挣回点钱。但由于自身文化、技能等条件限制,牛金贵找不到更高层次的工作,做的都是苦力活。
勤奋、踏实、好学,不仅让牛金贵一家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过上了幸福的日子,生活条件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只有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才能过上好日子。如今我们家脱贫了,我还要发挥示范作用,带领更多的村民致富奔小康。”牛金贵说。
抢抓机遇 闯出致富路
年牛金贵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了“佛山禅城——昭觉”专场招聘会的现场,通过现场沟通和了解,他对广东佛山有了一些了解,同时也熟知了昭觉县东西部劳务协作的优惠政策,他开始准备到佛山去务工。年4月他通过了县人社局组织的专项输出佛山务工体检,跟着专项输出的队伍来到了佛山,成了佛山市南海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一名保险营销员。
保险营销员的工作让牛金贵认识和接触了更多的人,也更加了解佛山这座城市,他越来越希望家乡更多像他一样的贫困户能够去到那里务工,能够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他想要帮助他们。年底,牛金贵辞去了保险业务员的工作,加入江门晶鑫人力资源公司,负责该公司在佛山的劳务输出和人力资源管理。现在,牛金贵不但自己实现了脱贫奔小康,还带领家乡更多的贫困户来到佛山开始他们的脱贫之路。
通过劳务输出,让牛金贵有了稳定的收入,彻底摆脱了曾经捉襟见肘的日子。自从去年到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做保险营销员以来,除了过年放假那月外,牛金贵每月至少都有元的收入,现在转行业做劳务公司每月能拿多,加上政府补贴一个月能拿0多元。
“通过劳务输出,不仅改善了我们的经济收入,更让我们看到了家乡的条件和人民与现代社会的差距,这激起我们努力、勤奋、上进的干劲。”牛金贵说,生活中还是有点遗憾,就是对自己的孩子陪伴太少。牛金贵每逢回到家中,都会对孩子们念叨:“我们老一辈就是吃了没读书的亏,爸爸出去打工只能卖苦力。我们自己穷怕了,你们得读书,读出来就有好日子过了。”山里的孩子只有好好读书,才能真正有出息,这一直是牛金贵的信念。不管家里生活有多困难,他从没放弃过对孩子的教育,现在牛金贵在县城里租了房,把3个孩子都送到县城里读书。
“大儿子今年7岁,在工农兵小学读一年级了。”牛金贵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虽然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也很大,但牛金贵坚信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一定可以闯出一片致富奔康的新天地。
来源:凉山日报
整编:朱木萨阿比有土
审核:吉俄阿西
主办:昭觉县融媒体中心
主管:中共昭觉县委宣传部
监制:马海里根
总监制: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