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学在蓬江江门市陈白沙中学依托白沙文化
TUhjnbcbe - 2025/5/3 18:22:00
                            

“蓬江区初中教学质量

发展增量一等奖”

“蓬江区教育发展优秀奖”

“江门市初中教育

质量先进学校二等奖”

“粤派教育实验基地”

“广东省人文社科普及基地”

“中华诗教示范学校”

……

一个个奖牌

彰显着不平凡的年,

为陈白沙中学第一个五年

规划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年9月的秋季学期是全国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要求的第一个学期。为学生减负,消解“教育焦虑”,营造良好教育生态,一场影响重大而深远的教育改革正在进行中。

在“双减”背景下,如何真正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让学生更全面、健康地成长?江门市陈白沙中学一直在行动,在年取得优异的成绩后,开展了一场更深刻的改革。

该校充分发挥陈白沙教育集团龙头学校的经验和文化底蕴优势,围绕“优化白沙特色课程体系”“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完善学生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精准发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具有生长动力和生命潜能的种子。

朝气蓬勃的陈白沙学子。

如今,走进陈白沙中学,整个校园生机勃勃,教师神采奕奕,学生青春昂扬。“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得益于学校的‘四个转变’。转变育人观,重塑课程体系;转变课堂教学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课堂成为学生全身心参与和体验并获得发展的学堂;转变人才观,助力多元发展,让课后服务成为撬动心灵自信的平台;转变评价观,坚信评价是为了更好地学,不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陈白沙中学校长吴俭开坚定地说。

构建白沙特色课程体系

营造“海阔凭鱼跃”育人环境

自古君子出少年,走进陈白沙中学,随处可见白沙文化经典语录、体现白沙文化设计风格的硬件设施,孩子们就是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中渐渐成长。细心观察这里的学生,可发现他们大部分都拥有一种特质,就是彬彬有礼,儒雅君子。

蓬江河畔,诗意白沙。

要把“双减”落到实处,

必须先优化顶层设计。

陈白沙中学依托白沙文化底蕴,以“激扬生命,鸢飞鱼跃”为办学理念,打造“自得”教育生态,营造“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育人环境,提升学生生命成长的长度(自然生命)、宽度(社会生命)和高度(精神高度),培养“明礼澄心、博学笃实、体健艺美”的白沙君子。

基于学校的文化背景与办学理念,在对课程深刻理解和学校文化发展方向把握的基础上,学校确立了“让每一个生命都怀揣梦想自由飞翔,自然成长”的课程理念,建构起“鸢飞鱼跃”课程体系,打造“自得教育”课程生态,实现“减负增效,全面育人”的功能。

“学校实行课程的五融合:将国家基础性课程、校本特色课程、节日主题活动课程、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和白沙特色活动课程,按照3+2模式实施。”陈白沙中学副校长马本林介绍道。

国家基础性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文化学科,学校引导学生在校内课后服务时间通过独立学习、小组合作等形式,完成当天大部分作业任务。同时,要求班主任作为作业时间协调员,加强作业统筹管理,确保合理作业量;联动科任教师设计分层分组作业,实现学生自主选择,分层完成;联动学习小组长小助教作为巡查员,实现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反馈。

陈白沙中学推行小组合作学习。

校本特色课程目前包括心理健康课、卫生常识课、国学课等。心理健康课程有效引导学生认识青春期的心理和行为,驱散成长中的各种迷雾;卫生常识课程让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掌握一些常见的疾病以及预防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国学课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根基,培根育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节日主题活动课程包括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白沙文化节等,学校每个月都会举行一次大型活动,如全员参与的体育节,囊括开幕式特色项目展示、学生田径运动会、教师趣味体育竞技等项目,磨砺了意志,加强了团队协作能力,让师生真正体味到了运动的快乐;如科技节,囊括科幻绘画、电脑绘画、3D打印、科普知识竞赛、创客设计等项目,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个展示科创特长,合作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提升。如读书节,学校通过组织阅读文化经典、分享阅读经典名著心得体会等活动,让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古琴社团。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包括诗社、书法社、法学社、蔡李佛社、舞蹈队等,其中七年级和八年级开展“学生走班制”形式的兴趣社团课程,学生全员参与,充分发挥任课老师的专业特长,打破时空限制,实现全学科拓展延伸,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白沙茅龙笔传承与制作。

白沙特色活动课程包括古琴研习、经典诵读、研学、茅龙笔制作等一系列传统文化课程。每周的经典诵读、白沙古琴艺术传习、白沙茅龙笔传承与制作,利用假期开展“走进茅龙草堂,领略茅龙笔韵”“走进江门人才岛探寻白沙圣迹”等特色实践活动,全体师生都参与了研习白沙文化、传承和弘扬白沙精神。

课堂改革

“自得”课堂效率高

“同学们,刚才的这道题目两位同学给出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大家觉得哪一种更好?每个小组尽快讨论一下,选出代表告诉我们组内的答案……”在陈白沙中学九年级的一节数学课上,面对一道几何应用题,授课老师罗军义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小组互助式学习。

在这个班里,所有学生被分成了8个互助小组,每个小组围坐在一起。老师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情境和学习的情境后,都会有一番激烈讨论,之后各组代表进行了轮流发言。随后,罗老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课堂练习,各小组进入随堂知识“消化”。在陈白沙中学,这样的课堂场景几乎处处可见。在吴俭开看来,落实“双减”的关键在课堂,课堂有效、轻松,则作业轻松,反之,作业负担永远不能解决。

在陈白沙中学的课堂上,老师的授课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余下的时间会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小组合作讨论”等,力争让每堂课的知识都能“堂堂清”。“中学生的专注力平均来说一般在30分钟左右,如果老师满堂灌,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果不一定好。我们希望学生通过课堂不仅学到知识,还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提升自学能力。”吴俭开说。

班级开展诗词比赛活动。

“双减”以来,陈白沙中学以该校的科研课题《江门市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行动计划第一批项目——“陈白沙文化”背景下“深度学习思维课堂”》的研究为抓手,开展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双减”背景下的“自得”高效课堂。

谈及研究方向,陈白沙中学副校长马本林从四个方面进行概括:

一是提升备课质量(前提)。学校引导教师对教材、学生、教法和学法深度钻研与理解,以适当的问题引领,促进学生思维深度交锋;

二是探索“思维课堂”(关键)。结合白沙先生‘知疑-自得’的教学思想,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自主、合作、探究和体验等课堂模式,广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三是探索“有效作业”(延伸)。通过优化作业设计与布置、批改与诊断、反馈与总结,延伸思维课堂和深度学习的效果;

四是改进“学习评价”(诊断)。加强课堂学习行为诊断与反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教学评一体化”课堂评价标准。

马本林表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优化了学校原有的“五步教学法”,探索出了“新五步教学法”:任务驱动—自学质疑—合作探究——展示反馈——感悟自得,促进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引导深度学习,构建思维课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上个学期以来,明显感受到每一位老师课堂的变化,课堂设计的情景生动有趣,我们很喜欢这样的课堂,效率也大大提高。同学们的学习都很投入,感觉现在的作业轻松了。”陈白沙中学九年级学生阿俊说道。

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

每天下午5点开始,是陈白沙中学的课后服务时间。课室里,学生们在老师的辅导下专心完成作业;画室里,学生们跟着老师一笔一划画画着国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创客室,学生们跟着老师一起学编程,感受和智慧机器人互动的乐趣;声乐室里,学生们唱响一首首动听的红色经典歌曲,抒发爱党爱国情怀;篮球场上,教练手脚并用激情比划着指导学生投篮......奔跑的身影、专注的神情,在陈白沙中学的教室里、操场上,学生尽情吸收知识,释放天性。

素质课程,舞蹈展示。

如何让学生放学不仅能够“留下来”,还要“留得有价值”?“课后服务是学校教育综合服务的拓展延伸,不但要坚定人性化、细致化的服务原则,还要做得出彩,真正留住学生们的‘心’。”吴俭开说。

为解决家长的实际困难,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要,陈白沙中学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和学生需求,按需开设午托和晚托服务。

午托时间安排专门的老师管理和指导学生完成部分作业,并督促午休。

晚托则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构建学校“1+N”课后服务模式。

“1”即自主学习模式,学校开展“扶潜(潜力生)+培优(优秀生)”作业指导,科任老师和管理老师进班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在校扎实完成各科作业。

“N”是素质提升课程,学校开设了体育类、科技类、舞蹈类、硬笔书法、音乐类等课程,为学生搭建了个性化成长的舞台,为每个生命撑起一片多彩的天空。

陈白沙中学学生小李说:“以前,学校作业需要在家里完成,遇到不会做的题时,老师不在身边,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现在,课后服务时老师就在身边,当遇到问题时,老师就会细致耐心地指导我,作业质量大大提高了。学校还为我们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素质提升课程,我选择了足球。‘双减’后,学校不仅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海洋,更成为我们发展兴趣爱好的乐园!”

“在校外报一学期的课程辅导班动辄就要几千元,学校有课后服务,给我们家长减轻了负担,也让孩子学到了一技之长。”陈白沙中学学生家长陈先生认为,课后服务的推出强化了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使学生学习真正回归校园。

完善评价体系

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

有什么样的评价体系,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双减”背景下,只有牵住“教育评价”这个牛鼻子,才能打造学校特色发展新引擎。

陈白沙中学遵循“综合评价、注重能力、彰显特长、创新导向”理念,打破分数评价格局,形成了立足学生核心素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生品德发展、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实践、创新思维的多元评价体系。

如制定班级、年级、学校的三级奖励机制,完善“白沙君子评价体系”,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评选出美德白沙君子、智慧白沙君子、活力白沙君子、才艺白沙君子、勤劳白沙君子等“五美白沙君子”。

此外,学校根据小组学习的需要,评选出“优秀助教”“优秀小组”“优秀组长”等。“我校还为每位学生设计了成长记录袋,以‘班级优化大师’(班级管理软件)为抓手,跟踪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时评价学生的点滴进步。”陈白沙中学副校长何世平介绍道。

何世平表示:“过去试卷考核的单一评价模式,如今在我校已逐步转变为综合素质考核的多元评价模式,围绕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个性特长、习惯养成、学习方法、社交能力、社会公德等多个方面,运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

“未来,我校将继续以‘双减’推进为契机,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效率;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效果;建设多元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德育模式,发挥育人功能;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建立更科学的评价和人才培养机制,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探索。”展望未来,吴俭开坚定地说。

编辑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蓬江区教育局

原标题:《江门市陈白沙中学:依托白沙文化底蕴,打造“自得”教育生态》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在蓬江江门市陈白沙中学依托白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