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作为我国第一经济强省,不仅GDP总量稳居全国第一,而且财政收支也一直是名列前茅。根据广东省财政厅4月下旬公布的一季度财政收支数据显示,年一季度,广东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亿元,仅增长1.4%。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亿元,增长达到8.7%。可以看出,一季度广东全省是处于财政赤字状态。那么,一季度广东各市财政收支状况如何呢?
在一季度各市财政收入方面,深圳市以绝对优势排名第一,达到.51亿元,但是同比仅增长1.3%;广州市财政收入.57亿元,不及深圳一半,增速为7.6%;第三名的东莞市财政收入为.14亿元,不及广州的一半,大约是深圳的四分之一,增速也仅为1.4%。包括中山市在内的15个城市的财政收入不足百亿元,以河源市为首的5个城市的财政收入不足20亿元,其中潮州市以财政收入仅10.74亿元垫底。
在财政收入增速方面,云浮市增速最高达到16.8%,其次是汕尾市增速11.3%、湛江市增速10.7%,三市增速均达到10%以上。有4个城市一季度财政收入同比负增长,分别是:河源市-8.6%,汕头市-5.1%,揭阳市-4.5%,江门市-4.4%。
在一季度各市财政支出上,最能花钱的也是深圳市.39亿元、广州市.98亿元和东莞市.72亿元。而以云浮市82.19亿元为首的四个城市,其财政支出不足百亿元,最低的潮州市财政支出也达到59.14亿元。
在财政支出增速上,6个城市增速超过10%,珠海市同比增速最高,财政支出增速达到31.2%!相比之下,汕尾市(增速-2.7%)、河源市(增速-4.4%)、惠州市(增速-5.4%)增速同比下降。
虽然有的城市一季度财政支出同比有所下降,但广东21个城市皆处于财政赤字状态,即财政支出金额大于财政收入金额。四个城市财政赤字超过百亿元,其中,赤字最高的为广州市达到.41亿元,深圳市财政赤字.88亿元,珠海市财政赤字为.8亿元,茂名市财政赤字也达到.41亿元(收31.2亿元、支.61亿元)。中山市财政赤字金额最低,为32.59亿元(收81.8亿元、支.4亿元)。
广东各市均出现财政赤字,那么,钱都花在哪里?
根据数据显示,一季度,广东省公共预算支出完成亿元,增长8.7%。其中,卫生健康支出完成亿元,增长22.5%;城乡社区支出完成亿元,增长12.3%;科学技术支出完成亿元,增长77.1%;节能环保支出完成亿元,增长29.4%。可以看出,金额最大的是公共卫生健康领域支出,不仅同比增速达到22.5%,占比也达到13%,其目的是为防控疫情。
从城市来看,一季度,以深圳为例,九大类民生领域支出同比增长8.2%,占总预算支出的比重为68.1%,其中卫生健康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分别增长19.1%、16.0%。同样的,广州用于民生领域财政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超过七成,广州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分别增长8.6%和8.2%。
综上分析来看,一季度广东省及其各市出现财政赤字,大多数都是为了保障民生,其中用于疫情防控的支出金额较大。虽然财政赤字表现为入不敷出,但是,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消费需求疲软的情况下,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如财政赤字)可以保持区域经济稳定增长,也是属于宏观经济调控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