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对广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省各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各项部署,特别是在聚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过程中肩负起更大责任,着力增强创新资源聚集力、产业创新策源力、创新人才吸引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专家表示,广东要继续坚定不移按照总书记的战略擘画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持续深化落实“1+1+9”工作部署,在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上,做强关键链条,提升创新整体效能。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改革开放与现代化研究所所长邓智平:
广东现在是以创新驱动产业的发展
围绕产业链来布局创新链
以创新链来引领产业链向更高的价值高端地去迈升
未来广东应该在巩固产业链的稳定性安全性的前提下
通过自主可控的技术创新
去引领产业的更高质量发展
围绕产业链所需,广东深入实施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取得阶段性进展,在5G、4K/8K超高清视频、高端电子元器件等领域打破一批技术瓶颈。广东科技企业人士表示,加快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
中山市某电子科技公司董事长沈洋:
我们这两年在行业
都遇到了缺“芯”的局面
我们也率领我们的研发部
利用了相当长的时间进行了方案的改动
由原来大概60%的进口芯片
现在我们已经国产化率达到了90%
广州市某半导体公司董事长肖国伟:
目前我们的进度非常顺利
有望项目投产完成之后
大力地缓解
目前在新能源汽车主机驱动的碳化硅芯片方面
国内的空白
解决进口芯片的“卡脖子”问题
江门市某变压器研发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梁庆宁:
我们接下来还是会针对立体卷铁心
这个核心技术加大投入
往节能低碳还有智能储能
这些项目继续进行研发
创造更多“从0到1”的科研攻关成果
广东各地党员干部表示,将努力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大机遇,积极搭建多主体创新平台,赋能形成开放创新生态,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江门开平市副市长许永锋:
我市将全力支持和服务好江门中微子实验室建设
打造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更好地链接国际高端创新资源
围绕相关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推进翠山湖高新区扩容提质
打造规划面积平方公里的大型产业集聚区
深入实施高企提质增量行动
推动创新要素和科技人才集聚发展
实现更多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深圳市光明区发展改革局副局长张冬冬: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重点设施建设为主的方向
由各个专责小组分头推进科研设施建设
在聚焦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上持续发力
报告强调,要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最佳地,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对此,广东在体系建设、机制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下足功夫,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广东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第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万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赵宇亮:
最近在广纳院研发出来的抗菌材料
它可以在℃还能保持99%的抗菌性能
这个就以前是没有的
我们现在有22个(产业化)项目已经落地到黄埔
跟大湾区的上百家企业在合作
跟他们现有的技术能够结合起来
去迭代去升级它的产品
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龚国平:
深入推进省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
用好“揭榜挂帅”“赛马制”“军令状”等项目组织方式
优化人才引进培养机制
大力引进培育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
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营造“近悦远来、拴心留人”的良好人才环境
来源:广东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