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小草,种出湾区大产业。
广州从化吕田镇安山村,是一个远离城市尘嚣的山村。每天上午,多斤的新鲜马草从这里经过挑选、清洗、切割、包扎,通过冷藏车运送至25公里外的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以及多公里外的香港沙田马场,为世界顶级赛马提供营养美味。
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三年前,安山村本地人汤树旗在这里租用了多亩荒地,招募当地村民开荒种马草,从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仅靠土壤肥力、用山泉水灌溉。这样培育出来的马草不仅口感好,营养价值还更高,深受赛马场上的赛马喜爱。
大湾区自然禀赋得天独厚,有着鸟语花香的宜居生态环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建设生态安全、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美丽湾区。大湾区发展不仅要把经济发展路子走得稳稳的,还要把生态屏障筑得牢牢的。
小小青草,注入“马”力
马草的种植让原本丢荒的田地重新利用起来,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绿水青山终变金山银山,也让当地的马产业更加发展。
清晨,露水打在草上、泥土上,散发着阵阵清香。在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里,上百匹来自香港赛马会的顶级赛马在草地上尽情奔跑。这里群山环绕,山水交融,优越的自然环境为马匹养护与训练提供了绝佳条件。
“这里的气温要比市区低3-4℃,同时十分安静。而赛马喜静、喜凉。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训练,它们如鱼得水,比赛成绩也在稳步提升。”香港赛马会内地事务广州办公室主任刘巍介绍。
广州从化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核心区,环境空气质量长期在全市排名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北回归线上的明珠”和“天然运动场”。自从9年建成“无疫区”(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以来,从化“无疫区”连续多年维系无疫状态,并成为国内第一个通过国际(欧盟)评估认可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百果飘香,城市绿肺
从广州北部地区回到市中心。位于国际一线城市中心城区的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海珠湿地”),河涌纵横、绿树婆娑、鸟飞鱼跃、百果飘香。城市中央的湿地被称为“城央”湿地公园,在全球仅有三个,分别是美国纽约曼哈顿中央公园、英国伦敦海德公园,还有一个便是位于中国粤港澳大湾区的海珠湿地。
海珠湿地的面积是另外两个“城央”湿地公园的数倍,这里兼具城市湖泊与河流湿地特色,对调节广州城市气候、净化城区空气、调控城市水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海珠湿地曾是一个不断被侵蚀的万亩果园,空气、水质、土壤被污染,果树遭受荼毒,再难创造良好经济效益。为拯救万亩果园,广州投入巨额资金,进行长达近九年的生态环境修复。年海珠湿地获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例“只征不转”生态实施项目,年海珠湿地通过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成为广东省目前唯一一个国家重点建设湿地。
开窗见绿,出门见景
大湾区四季如春,“公园城市”一度成为热门词汇。去年10月广州发布的《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公示稿)》里提到,广州将以“全球宜居花城、活力公园城市”为目标,到年,广州人均公园和开敞空间面积达到18平方米/人。
大湾区在城市里建公园,“兴致”正浓。近日,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走访了深圳南山区后海片区的深圳人才公园,该公园正是近年来深圳打造“千园之城”的一个缩影。
“过去在城市建设的公园,是一个个带围墙、收门票的公园。”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杨雷介绍,“现在要建设公园城市,就是要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大公园来建设,让市民朋友在这里工作和生活,就像在一个大公园里,开窗见绿,出门见景。”
深圳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千园之城”的建设。截至目前,深圳登记在册的公园有个。最大的有占地几十平方公里的郊野公园,小的还有几百平方米的社区公园,原有的公园围墙被拆掉,真正实现让公园融入街区。
无独有偶,位于大湾区西部的珠海也在持续推进“公园之城”建设,建成香山湖公园、海天公园等一批市民休闲活动场所,城区人均公园面积位居全省前列。同时,珠海实施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为全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珠海经验。
同饮一江水,“筑巢”大湾区
20世纪30年代,一篇《鸟的天堂》“筑巢”于大湾区,“飞”遍中国大江南北。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正是当年作家巴金到江门市新会区天马村一河心沙洲游览时有感而发,“小鸟天堂”也由此得名。
小鸟为什么都喜欢来这里筑巢安居?原来,这里的百年大榕树,树叶可遮风挡雨,树果可供食用;河涌密布,鱼虾丰盛,为鸟类提供食物资源。鸟群聚集在这里便可“衣食无忧”。
几百年来,江门的老百姓一直把小鸟视为他们最好的朋友。年,为保护江门小鸟天堂,深茂铁路建成全球首例高速铁路拱形全封闭声屏障,时速公里的深茂铁路江茂段列车,能“静音”通过相距仅米的小鸟天堂景区。
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不仅拥有富有活力的创新经济生态,也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城市绿地与高耸的摩天大楼和谐共存。无论是有着“花城”美誉的广州,还是建设“公园之城”的深圳、珠海,抑或是鸟语声声入耳的江门、森林覆盖率达71%的肇庆……都在不遗余力地建设共同的美好家园,让春风吹向粤港澳大湾区每个角落,花香鸟语绵绵不绝。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黎慧莹、徐雯雯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韵桦、骆昌威通讯员邝健华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陈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