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奋进南方年度观察丨文化强市侨都软实力期
TUhjnbcbe - 2025/1/20 18:23: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新技术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ob4a5e5/

这个元旦假期,江门有点“暖”。元旦假期江门接待游客77.86万人次,全市旅游收入4.0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81.3%。

一叶可以知秋。文旅产业的“火热”,吹响了新一轮文化强市建设的冲锋号。

回顾年,从停工,到完全复工复产,再到逆势而上,江门文化产业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一年。一系列振奋人心的消息接连传来:陈皮、小冈香等非遗产业在疫情期间逆势而上;华侨城古劳水乡项目一期国庆假期首开;开平碉楼晋身“5A”景区……

从江接四海、门纳百川的千年侨都,到如今扮演粤港澳大湾区“承东启西”关键角色的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江门该如何延续侨乡文脉,推进现代文化产业,加快文化强市建设,为软实力再添硬支撑?

一系列积极的信号正在发出:擦亮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文化遗产名片;推动骨干文化企业发展壮大,积极创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加快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

文化产业撬动新发展

南海之滨,西江与蓬江汇合处,江门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水文条件,催生了陈皮、古典家具、小冈香等文化产业,成为江门一张张文化名片。

年12月,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新会陈皮炮制技艺入选传统医药(中药炮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据史料记载,早在宋代,新会陈皮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近代以来,陈皮随着华侨足迹在异国飘香。江门市文化馆副馆长、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蔡晓敏介绍,如今,新会陈皮炮制技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沉淀了中华优秀文化,有显著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数据显示,年,新会陈皮产业年总产值就达到85亿元,公共品牌总价值突破亿元。据不完全统计,以新会陈皮、小冈香等为代表的江门非遗产业,撬动了超亿元的年产值。

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离不开大项目支撑。

步入江门开平,一座座东西合璧的碉楼,在麦浪稻林间巍峨耸立。由海外侨胞寄银信回来建设的碉楼,见证了侨胞反哺家乡的家国情怀,也见证了江门与世界的文明互鉴。

元旦前,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迎来历史性时刻,成功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这不仅标志着景区实现高水准旅游服务的全新跨越,更标志着江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对江门全力打造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旅游目的地具有重要意义。

江门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演绎着多元与多彩的物质和非物质形态,传承着侨乡特有的文化与精神。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第二届广东省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庄伟光认为,开平碉楼将更好搭起侨乡与世界互联互通的桥梁。

江门拥有底蕴深厚的文化土壤,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资本到此投资,带动着新一轮文化产业发展。比如,钧明集团就计划在新会枢纽新城建设单体都市文旅中心,引入室内游乐场、国家A级电子竞技场馆等。

产业培植力度仍需加大

改革开放以来,江门的文化从供给侧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侨胞带来新的西方文化,江门的文化供给侧越来越多元化,文化产业发展也越来越快。近年来,随着江门对文化建设的支持不断加大,江门文化产业规模逐年加大,国际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

年国庆,“书香侨都童乐融融”任溶溶童书节举行。亚洲单体最大的提供全方位服务解决方案的印刷厂商之一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呈现了全球儿童图画书最新最先进的印制技艺。

江门是“中国印刷产业基地”。据年印刷业年报统计,全市共有印刷企业家,营业收入.54亿元,工业总产值.35亿元,从业人数超过4.3万人。

江门也是中国古典家具之都。王世襄在《明式家具研究》提到,曾在新会等地区收了0多件明式家具,收集的明式家具数量非常多,由此可见当时新会地区在明式家具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随着时间的发展,新会古典家具产业目前已形成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上下游配套的完整产业链,日耗原材料超0吨,产业规模超亿元。

从整体来看,江门文化产业基础扎实。但文化需要搭载更多的平台,将自身推广出去。和大湾区的其他城市相比,江门在平台建设方面仍有很大进步空间。比如,深圳就搭建了“文化银行”、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深圳)、深圳文交所等平台,并以此培育文化新型业态,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强有力的平台支撑下,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位居全国前列。

在平台支撑薄弱、专业人才不稳定、产业培植力度不大等情况影响下,江门大多数文化产业未能形成产业规模。年,广东省首家麦克风企业在江门恩平诞生,拉开了麦克风电声器材产业发展的序幕。上世纪90年代末,“话筒恩平造”享誉全国。当前,麦克风产量占全国麦克风产量的70%,成为恩平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然而,虽然产品丰富产量巨大,但产值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高效驱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

江门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中共江门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讨论稿)》(下称《建议》)就提出,江门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建设文化软实力出彩的现代文明之城。

文化产业需要更多扶持。近年来,江门周边的城市都在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年,珠海就发起设立珠海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规模2亿元,以股权投资、资源导入方式支持文化产业企业发展,文产基金还将视参股企业实际情况,提供包括人力资源推荐、产业资源整合、政府资源协调、公司治理规划等全方位增值服务。江门或可借鉴相关经验,通过政府主导,实现文化产业投资多元化,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

平台支撑薄弱的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建议》明确,打造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支持江门演艺中心、新会小冈香业城创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带建设。

发展好文化产业,还需要高效驱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有关人士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改善政策环境。从目前情况上看,虽然提供了政策支持,但江门在政策引导和政策辐射方面还有进步空间。比如完善政策之间的衔接性和配套性,推动产业升级改造、挖掘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驱动集群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专业分工,让产业组织得到严密发展,实现集群化发展。江门或可加快培育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推动骨干文化企业发展壮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戴惠甜

1
查看完整版本: 奋进南方年度观察丨文化强市侨都软实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