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方式的变革、市场需求的扩大,加上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农村电商方兴未艾。
为发挥农村电商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培育壮大农村电商人才队伍,6月18日,江门市年农村电商“一村一品”带头人提升培训项目在台山开班。
据悉,今年台山市计划为人进行农村电商培训,带动人就业创业。同时,启动农村电商产业园建设工作,年内将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陈方欢
提高电商技能推动农户创业就业
台山是传统农业大市,有着丰富的农产品,并拥有大米、鳗鱼、青蟹和生蚝四大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农村电商的发展,为当地农副产品外销找到了广阔的大市场。
发展农村电商,对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职业经理人、农村职业经纪人、乡村工匠等人才有着巨大需求。自去年以来,台山市除组织全市“一村一品”带头人参加江门市“一村一品”带头人电商培训班外,还举办一系列电商知识培训班,邀请有丰富电商实战经验的团队在台山市技工学校开设面向学生的电商知识讲堂。
今年,台山市更是计划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在江门市职业技能训练中心的支持下,发动有意从事农村电商的商户、种养大户、经济合作社、行业协会等人员,大范围开展农村电商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能的乡村从业管理人才,为当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据悉,今年台山市计划对人进行农村电商培训,带动人就业创业。
“好的农产品也需要好的销售渠道。我们希望通过培训,提高电商技能,把农产品卖出去,带动大家致富。”四九镇松蓢村党支部书记黄海华说。
“在台山市开展的农村电商培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农村电商‘一村一品’的运营管理,二是农村品牌建设,三是电商平台运营及数据分析管理。”江门市年农村电商“一村一品”带头人提升培训项目讲师邓凌心表示,目前,农村电商培训进入第二阶段,重点面向具有一定经验和能力的农村电商从业人员,培训包括4天集中面授、2天参观学习、2天资源对接和1个月的线上辅导。
开展特色培训
培育更多“乡村工匠”
为了更好地培养农村电商人才,自年起,台山市人社局联合农业农村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文广旅体局等相关部门,挖掘技艺高、行业影响力大、技能突出的优秀“乡村工匠”和乡村产业名师名家。截至去年12月,台山市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48人,涉及广东音乐、红木家具制造、台山排球、台山蚝油制作、汶村五味鹅制作、台山黄鳝饭制作、玉石雕刻、广海咸鱼制作等项目;建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伍炳亮大师工作室)、江门市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台山爽爽黄鳝饭餐厅)。同时,台山市人社局因地制宜推动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工匠就业创业,联合台山市妇联推进“乡村工匠”重点项目“粤菜师傅·侨乡巧厨娘”面点培训,推动本地特色糕点制作技艺传承。年共开展9期云端“粤菜师傅·侨乡巧厨娘”特色糕点培训班,培训学员人,带动了一批乡村妇女就业创业。
据台山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台山市将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拓展“乡村工匠”培训项目,致力多维度开展“乡村工匠”培训工作。今年以来,已主动与多位“乡村工匠”对接,陆续开设红毛泥(水泥)雕艺制作、富贵竹弯竹系列的生长原理与造型技术、林下经济油甘子嫁接栽培技术、乡土阔叶树种轻基质苗木培育、红木家具设计制作与研究、青蟹健康养殖技术等多个“乡村工匠”培训课程。培训课程除传授相关技艺外,还将重点提高经营者的电商销售管理能力。
完善产业链条
助力农村电商发展
此前,台山市人社局、农业农村局、科工商务局、供销社等部门在台山全市范围内的农业渔业生产基地、农场开展网络销售情况摸查。摸查发现,台山农副产品虽然品种众多,但多数处于分散经营的状态,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品牌效应不明显。此外,由于台山乡镇地域面积较大,除台城物流较为方便外,其他偏远乡镇物流成本偏高,农副产品以线下交易居多。
为推动农村电商发展,今年,台山市启动农村电商产业园建设工作,计划在大广海湾(台山)人力资源生态园打造建筑面积约平方米的台山市农村电商产业园。该项目列入江门、台山两级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将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同时,为更好地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台山市积极推进农村电商站点建设。今年,已有36家商户有意向申报建立农村电商服务站点,产品种类包括台山大米、台山生蚝、新鲜水果、各类新鲜海产品及干货。
“借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东风,我们正在组建一支电商团队,全力开拓线上市场。”台山市梅兰坊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罗惠兰说。
“台山虽然资源丰富,但需要把供应链整合起来,打包推向全国。我们正在推进这个项目,为农产品线上销售提供代运营服务。”邻划算电商运营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雷莹凤说。
本文来源:江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