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
12月24日,中国共产党江门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在市委市政府大会堂召开。详情可点击右侧文字查看新闻链接→划重点!市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透露了哪些发展信号?会议期间
江门日报记者采访了三区四市“一把手”
下面听听他们谈
如何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
蓬江区委书记伍培进:
全力冲刺千亿GDP强区
蓬江区委书记伍培进表示,蓬江区将坚决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把握大局大势,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高标准推进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全力冲刺千亿GDP强区,以新担当新作为,为江门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作出蓬江贡献。
一是加快塑造蓬江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认真落实市委升级版“三个千亿投资计划”,聚力推进滨江新区中央商务区(CBD)和滨江新区三期建设,加快促进消费升级,提升“蓬江制造”“蓬江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推动蓬江产品更好地“走出去”,同时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量行动,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聚力把江门人才岛打造成大湾区创新发展示范区,推动蓬江产业园创建省级高新区;着力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培养更多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高技能人才。
三是着力构建具有蓬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围绕优势产业,做好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大力推动村级工业园“整体连片”改造,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四是举全区之力投身“双区”建设。通过加快推进“五纵五横两环两铁”交通网络建设、认真落实“湾区通”工程、加强与深广等城市的产业对接合作,为蓬江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牵引。
五是高标准推进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积极参与创建省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试点,深入实施“八个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城乡一体化的功能布局,高标准推进“1+3”产业平台建设,全力推动建设万亩战略新兴产业园。
六是着力提高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全力建设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积极参与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七是用心用情办好民生社会事业。
八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江海区委书记彭章瑞:
加快推进江海版“三区并进”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海区委书记彭章瑞表示,接下来,高新区(江海区)将从五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好市委全会精神。
一是自觉扛起使命担当,找准定位,在全市实现“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中勇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奋力探索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路径,努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二是紧紧围绕市委“加快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部署,加快推进江海版“三区并进”区域发展格局。聚力老城区出新出彩、焕发新活力,重点抓好“三个片区一特色小城镇”城市更新改造;加快把油湾片区打造成集公园、学校、高端商务、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高端滨水商务区;明年上半年启动北街桥以东片区和金溪工业园升级改造;加快麻园特色小城镇建设,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乡村小城镇。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区做大做强、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全力推进中央商务区、高新产业新城建设,推动“六大专业产业园”建设,江海万达广场明年6月满铺开业。推动20平方公里都市能业生态区建设,春节前建成占地约66.7万平方米的都市农业生态公园、6.4公里高品质乡村绿廊,并向社会开放。
三是贯彻落实好“工业立市”“构建具有江门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作部署,加快打造高端机电装备、新材料和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三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集群,重点抓好德昌、优美科、麦克韦尔等超30亿元大项目,加快推进清华启迪、网驿科技综合体建设,全力推进20个村级工业园的升级改造。
四是认真落实好“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建设富裕和谐幸福新侨乡”工作部署,加快推动全国知名品牌高中落地,打造一所“追求卓越、人民满意”的优质品牌重点中学。医院新院区建设,计划明年一季度动工,年建成,年投入运营。
五是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新会区委书记文彦:
努力当好江门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新会区委书记文彦表示,新会将以市委全会精神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快谋划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努力当好江门经济发展主引擎和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接下来,主要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创新核心地位,厚植新会高质量发展优势。建强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实现新突破。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力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家。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快打造“1+3”职业教育平台。
二是积极融入“双区”建设,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构建内联外通的交通网络,推进深江铁路新会段、珠肇高铁、广佛江珠城际等线路规划建设,搭建“四纵四横”交通网络,推进跨银洲湖通道建设。全力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认真落实“三个千亿计划”,推动“两新一重”加快建设。狠抓重点领域改革,着力培育百亿级别国企,落实“金种子”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大湾区一流营商环境品牌。
三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夯实工业立区基础。全速推进园区平台建设,珠西新材料集聚区要力争在全市率先跃升为千亿产值园区,在深江产业园探索与深圳合作模式,推动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吸引更多港澳优质资源,加强轨道交通产业园与高新区的联动合作。发展壮大大健康、新材料、先进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枢纽新城中央商务区(CBD)建设。
四是深入推动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发展质效。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快珠西枢纽新城和银湖湾滨海新区建设,深化葵乡美丽廊道整治行动,推动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增效。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新会”。
五是着力补齐民生短板,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深化“粤菜师傅”“广东技工”“粤家政”三项工程。补齐民生领域公共服务短板,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长效帮扶机制。
台山市委书记李惠文:
真抓实干,推动规划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台山市委书记李惠文表示,台山将迅速传达学习江门市委全会精神,真抓实干,推动规划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一是全面融入湾区建设。强化创新驱动,力促广海湾经济开发区、产业转移园分别申报成为国家级、省级高新区,建好国家创新型(县)市。坚持陆海统筹,举全市之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广海湾片区,加快核电二期、LNG接收站、一体化新材料等项目落地建设,以大项目促大发展。力促产业转移园扩园提质,以“一园多区”释放产业集聚效应。推进交通互联,加快构建“三纵三横三铁三港”大交通格局,力促各镇15分钟上高速,全面融入“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二是扎实推进协调发展。构建“三大中心”格局,加快北部“7+1”产城融合中心建设,打造平方公里产城人高度融合活力新城。推进东南部战略湾区中心开发,力争建成深圳与珠江西岸产业协作首选地。力促西南部旅游集散中心提质,擦亮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片。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入开展全国新型城镇化示范创建和“几个一”小城镇建设,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建好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大湾区农产品交易流通中心,全链条发展富民兴村特色优势产业。统筹抓好“两个文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擦亮华侨文化、海丝文化、银信文化、排球文化等特色品牌。
三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汽车部件、金属材料两大百亿集群,培育壮大智能制造、临港装备、新材料、大健康等新兴产业集群。转换新旧动能,鼓励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实现5G网络全域覆盖。发展滨海旅游,以融创滨海、万旅川东等大型滨海文旅项目为龙头,打造大湾区高端滨海旅游目的地。
四是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小切口大变化”民生实事办理制度,实施好南水北调、打造“三十合一”防减救应急指挥平台等一批民生工程,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开平市委书记庞正华:
塑造开平新优势勇当江门“副核心”
“‘十四五’时期是开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期。开平将抢抓‘双区’建设、‘双城’联动重大历史发展机遇,不断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平市委书记庞正华表示,开平将全面贯彻落实江门市委全会各项部署,研究谋划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开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
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中塑造开平新优势。庞正华表示,今年,开平市先后成功创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正在公示),入选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接下来,一方面,开平将全力塑造高质量绿色发展新优势,如加快孔雀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积极申报建设天露山省级森林公园,打造大湾区优质矿泉水生产基地、粤港澳大湾区第一生态有机茶乡等,探索具有侨乡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两山”理论转化模式;另一方面,将持续擦亮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国家5A级旅游景区(正在公示)两张名片,全力塑造开平文旅发展新优势,加快推进赤坎古镇华侨文化旅游展示项目和塘口青年文创小镇建设,力争承办世界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并设立永久会址,整体更新活化“开平碉楼与村落”,全力创建省文旅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等,做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大平台。
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勇当江门“副核心”。庞正华表示,开平将主动承担打造江门“副核心”的历史使命,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做强做优化纤纺织、水暖卫浴、食品、建筑等传统优势产业,推动嘉士利、敞开电器等加快国内上市进程,加快优势产业集群。推动翠山湖高新区按国家高新区要求布局配置创新要素,加快扩容提质,加快形成“一园四区”工业集聚发展新格局,打造先进制造业核心引擎,做实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引资引智创新创业基地。
鹤山市委书记林贤进:
全面加快湾区现代化创业之城建设
鹤山市委书记林贤进表示,鹤山将深入贯彻落实江门市委全会精神,以“工业承深圳、服务接广州、城市连江佛”为切入点,全面加快湾区现代化创业之城建设,争当江门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一是着力打造产业平台载体。以鹤山南站建设为契机,高标准规划雅瑶新兴产业园。以鹤山工业城晋升省高新区为起点,推进扩园提效,全方位对接深江产业园。以打造深江合作新典范为目标,加快推进珠西物流中心建设。瞄准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的产业带动效应,着手谋划空港经济区。积极谋划建设谷埠新区、高铁新区,全面拉开东部新城中心发展框架。
二是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优化提升印刷、制鞋、卫浴等传统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一批百亿产业集群。落实《江门市“金种子”三年行动方案》,着力推动一批优质企业加快上市。主动对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以世运电路、得润电子、创维光电等企业为支撑,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着力培育一批“小而强”“小而优”的“隐形冠军”企业。
三是着力推动交通互联互通。构建立体交通网络,重点加快推进珠肇高铁江门至珠三角机场段、南沙疏港铁路及客运改造,加快打通新环路至物流园区段,加快改造扩建龙古公路,积极争取南新高速启动建设,加快谋划新平路、鹤山城区至共和快速路、国道桃源至址山段改扩建以及省道司前至址山连接线建设,强化融入大湾区、畅通双循环的通道支撑。
四是着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提升城市形象和市民素质。以华侨城古劳水乡项目为引领,积极创建国家5A级景区。以打造咏春、铁夫等文化品牌为抓手,传承发扬鹤味文化。以提高群众收入、提质民生保障、提升社会治理、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等工作为重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恩平市委书记黎沛荣:
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
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恩平市委书记黎沛荣表示,恩平将把学习贯彻江门市委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十二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做到一体学习领会、整体贯彻落实。
下一步,恩平将重点做好九方面工作:一是抓好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二是进一步优化完善“十四五”规划。三是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大力推动纳入恩平市工业投资的24个重点项目加快投资进度。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配合加快推进深圳至南宁高速江门段、开春高速至西部沿海高速连接线、广东滨海旅游公路江门段、开恩快速路建设,进一步强化融入“双区”、联接江门的通道支撑。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动恩平工业园创建省级高新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在演艺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等领域加大科研攻关力度,争取在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有所突破。五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围绕智能装备制造、演艺装备、新材料、食品饮料等产业,积极招引行业龙头企业和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加快推动电声行业向演艺装备产业、机械装备制造行业向智能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省级、江门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进一步擦亮全国首个“中国避寒宜居地”名片。六是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加强与大湾区中心城市产业合作,推动恩平产业嵌入中心城市产业链与价值链。深化“广深总部+恩平基地”“广深研发+恩平转化”等合作模式,主动承接大湾区产业溢出和转移。七是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八是持续增进人民福祉。九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恩平全面落实总定位总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来源:江门日报(文/胡晴晴李雨溪叶田林育辉邓少军杨光明胡伟杰陈栋邱华德陈继武关家沛吕荣彬林富豪刘海兴),图片由江门日报记者周华东拍摄,封面图由彭伟宗拍摄
原标题:《三区四市“一把手”谈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接下来将这样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