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谭先生是澳门人,长期在江门做生意,希望以自己在珠海的房产为抵押,向江门市的银行申请贷款用于资金周转。按照以往的办理方式,他需从澳门、江门等地携带资料赶赴珠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申请抵押登记。
在珠海、江门、澳门三地间率先启动“跨城(境)办理”模式下,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收受分离、网上办理”,由江门不动产登记中心代收谭先生提交的资料,扫描后在线传输至珠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珠海不动产登记中心依法审核、登簿、缮证,生成的不动产权电子证书当即通过网络传输至江门市银行,银行随即给谭先生发放贷款。抵押登记申请人全程无需离开本地。
今天(11月26日),珠海、江门、香港、澳门四地又在珠海横琴共同签署政务服务及不动产登记“跨城(境)办理”协议。将这种以“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地办”为主要特点的不动产登记“跨城(境)办理”新模式,拓展到珠海、江门和港澳四地,年内还有望在广州、深圳、珠海间实现更多高频事项的“跨城办理”。
根据珠海、江门两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不动产登记中心,联合中国银行澳门分行、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签订的《政务服务及不动产登记“跨城(境)办理”合作框架协议》,四地以需求为导向,聚焦企业和群众普遍关切的异地办理事项,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再造政务服务及不动产登记业务流程,以强化业务协同打破地域阻隔和跨部门壁垒;通过建立安全可靠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渠道,实现合作事项范围内的信息共享,推动政务服务及不动产登记业务“跨城(境)办理”。
事实上,早在今年1月起,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珠海市不动产登记部门就陆续在14家港澳银行设置登记便民服务点,港澳企业、居民实现“不出关”办理不动产跨境抵押登记。
今天协议签署后,便利效果更是立竿见影。有贷款需求的澳门某企业,运用其在江门的不动产,向澳门金融机构申请抵押贷款;通过“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江门市自然资源局为获抵押的澳门银行颁发了首本江门、澳门“跨境办理”的不动产权证,整个过程实现了“不出关办理”。
相关负责人表示,以不动产抵押登记为试点,未来将整合政务服务大数据审核和信息共享,建立认证结果互认互信机制,把“跨城(境)办理”拓展至更多民生服务业务事项,旨在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生产要素互联互通,为大湾区的群众和企业生产、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实惠。
责任编辑:贺林平
作者:贺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