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春晚节目乏善可陈,我在头条号上为几块钱的红包抢得不亦乐乎,也在私信里与粉丝互相问好新年。当孩子听到丝路山水地图的节目时,马上叫我去看看。
那是由演员张国立、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以及香港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共同见证的“国宝回归”(明朝地图)。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对春晚这个片段印象深刻。因为我之前已经听过这个地图的事情,已经觉得荒唐,但限于小范围,觉得没有必要花时间辩正。但春晚的宣传效果却不能小觑。作为一个学者,有必要正本清源。
1,明明是《蒙古山水地图》,为什么要改为《丝路山水地图》?改得牛头不对马嘴。
丝绸之路(德语:dieSeidenstrasse),简称为丝路,最早来自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vonRichthofen年出版的《中国——我的旅行成果》(China,ErgebnisseeigenerReisen)。丝绸之路是十九世纪末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提出,后为学术界接受。
明代地图用后世的概念命名,何谈逻辑?
许荣茂捐赠的《蒙古山水地图》,原藏于明朝内府,20世纪30年代流出国外,被日本著名收藏机构藤井有邻馆收藏。由于图上题款被人裁去,原名不得而知。因原收藏者尚友堂在卷头包首题写了“蒙古山水地图”几个字,所以以此命名。图名所谓“蒙古”,是指16世纪尚称雄欧亚大陆、仍然统治着从今天的甘肃嘉峪关以西直至土耳其和北非的蒙古四大汗国的后续王朝,如蒙古和撒里畏兀儿诸部落(源于窝阔台汗国)、帖木儿帝国(源于察哈台汗国、伊利汗国和金帐汗国)等。因此“蒙古山水地图”很可能就是原名。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林梅村花费了8年时间专门研究此图,基本弄清了该地图的基本情况。研究表明,这幅气势恢弘的《蒙古山水地图》约绘制于明朝嘉靖三年至嘉靖十八年(—)之间,是一幅属于明朝宫廷的皇家地图。
文化自信不是建立在指鹿为马之上,而是在实事求是的历史上。
2,无节制夸大了古地图的艺术性。
在浩繁卷帙的史料中,直观的地图往往具有更强的视觉吸引力。古人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画笔绘制山川地形,地图既具实用性,又有艺术性。
彩绘地图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明清时期依然比较流行,这幅《蒙古山水地图》就是典型代表。其绘画手法是明代中期盛行一时的青绿山水画法。
青绿山水画法从唐代开始发展,至宋代达到高峰,到明代虽然已经是末流余波,却仍然在宫廷绘画中占据主导地位。
实用性无疑削弱了艺术性,地图中所画的山水,笔法单调,根本无法与同期的真正青绿山水画相比。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这幅明朝《蒙古山水地图》在存世的古地图中,其珍贵性还排不上前几位。如果当作青绿山水画来看,更称不上佳作。《蒙古山水地图》是中华民族众多历史文物中的普通一件,具有一定价值。(韩金远于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