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礼!”3月18日上午9时,在5辆警用摩托车开道、两辆警车一前一后护送下,广东援助武汉医疗队的9辆大车缓缓驶出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广场。
随着湖北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好转,援助湖北医疗队开始有序撤回。17日,有41支国家医疗队人踏上返程,其中,包括来自江苏、辽宁等地的15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据了解,18日,广东援助湖北医疗队15名队员启程返粤,20日,将有余名队员启程返回广东。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2月9日
湛江首批驰援湖北医疗队
16名队员走上最前线
驰援湖北!
抗击疫情!
随着疫情形势好转他们完成任务,即将凯旋!
今天,他们登上人民日报
用粤语告诉大家
“粤来越好”
网友们纷纷评论——江门网友:在我心里你最美!
宁夏网友:好漂亮!之前看不到,他们笑起来好美。
黑龙江网友:谢谢你们!你们是英雄!
佛山网友:等你地返黎!
视频中的医护人员全部来自湛江首批驰援湖北医疗队
他们是徐振虎、袁彬凡、梁光彬、
黄耀光、陈俊、王磊、马燕妮、
洪秋娣、谭美金、何雪梅、黎月秋、
周韵、李丽莎、曾连珠、卢婷、王白润
湛江市首批驰援湖北省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队名单
摘下口罩我们终于看清你们的脸
让我们记住你们的名字
记住你们摘下口罩的样子
3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广东医疗队第十一队”(第一批方舱)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湛江驰援湖北医疗队队长王磊医生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王医院。一个多月来,医疗队员们在湖北都经历了什么?以下是广东第11批医疗队医疗组长、医院内科ICU副主任医师王医院(医院)的自述:
滑动查看全文
最特别的广东医疗队
我们这支医疗队是广东第11批医疗队,也叫广东第一批方舱医疗队。我们一共来了99位医生,检验医技人员4位,院感专员1位,还有位护士,如果算上4位随队记者,我们第11批广东医疗队总共人。
广东第11批医疗队,也叫广东第一批方舱医疗队。这支医疗队非常特别,是一支非常庞大的队伍。位医护人员来自广东20地市的家单位,人员最多,构成非常复杂。有的单位只有一两个人,有的单位是四五个,最多的单位也就是七八个人。怎么把这三百多人整合起来,让它变成一支整齐划一的队伍,这是刚开始很大的困难。
这三百多人,对彼此的了解基本上都是通过职务。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管理呢?我的感触特别深,靠党建。我是15年党龄的党员。我从来没有这么深刻地认识过这个事情。这个时候能拿出来做武器的,说实话,是党建。
我们用了大概2天半到3天的时间,建立了前方临时党总支,每个党总支的委员有特定分工,每人抓一块,比如院感、后勤、医疗管理、护理管理,分工下面还有具体架构,骨干都是党员。有了主心骨,很多工作就可以开展了。
医院,也叫医院,分为A、B、C三个厅。A厅和C厅舱内医生都是广东队的。我是A厅舱内的负责人。医院参与治疗和管理的入舱医生一共有位,其中99位是广东的医生,占比是73%。
在两天整合队伍、院感培训之后,2月12日,我们第一次进舱。第一次进仓的人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党员。他们不仅业务能力过硬,心理素质也过硬。
早期患者绝大部分不是轻症
刚开始,医院医护人员压力特别大,患者的压力其实也很大。医院不理解,他们从社区直接过来,医院是做什么的,里面是什么样,生活设施是否有保障,医疗照护能否到位。更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是病人,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没有医院收治,前路是死是活,很多人心里没有底。
医院是武医院,一共有张床位,最高峰时收治了多个病人。两天半时间,病人就已经收满了。
医院内的患者。一天收几百个病人。他们对未知事物的那种恐惧和无助感,我们都能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出来,他们的眼神里没有光。之前,他们没有求医的途径,有的是两三个家人已经因为新冠肺炎去世。
此外,因为医院医院,早期收治的患者其实属于普通型患者,还不是轻症,他们的CT90%以上能看到病灶,有病毒性肺部炎典型表现。
医院也曾有人抢手纸
我们觉得医院内其实是一个小社会、小世界,里面藏龙卧虎,什么样的人都有,有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的人士。刚开始收病人像是“洪水突然涌进了一个池子”。在医院内,好像有一点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会变成一个漩涡。
现在一些国家出现疫情后发生了抢购卫生纸的现象,早期在医院也发生过类似事情。
这也可以理解,在医院内如果有一个人说没领到卫生纸,口口相传之后会让更多人都误以为卫生纸真的不够了。
这时候带给我们的一个全新的话题,不是治疗,而是怎么把舱内多个人(最高峰多个人)安抚住,这样才能开展下一步的治疗。
我们的办法是建立舱内患者临时党支部。后来,又进一步建立了舱内志愿者团队,核心骨干大概有二三十人,把党建工作做到末梢真的是有奇效。
到后来,我们舱内的洗澡水莲蓬头坏了,都不用外面的后勤人员来修,患者党组织在舱内就找到志愿者把水龙头修好。患者当中的志愿者帮我们医护减轻了很多工作量。
志愿者们帮我们分卷纸,他们还会修水龙头,修取暖器,改电路,疏通下水道,分餐,扛桶装饮用水。
我管理的A舱有张床位,发任何东西都要核对个人的姓名,医护要透过护目镜做这些具体的工作,本来一分钟能干完的事情,可能要三四分钟,但是舱内的志愿者他们不用很吃力就能完成。一些轻症患者有能力,也有这个心愿来做志愿者工作。
方舱内的医护和志愿者。志愿者自己组织了合唱队、朗诵队、读书角和舞蹈队等。慢慢的,医院不再是最开始的那个冰冷的世界。有一次大合唱还上了央视。2月15日,第一批患者出院,大家很开心,还组织了一个送别仪式。
稳定舱内患者的人心,一是靠生活物资保障,二是也得靠医护人员的关心和治疗。对于医院的患者,他们最希望的还是得到积极救治,尽快恢复健康。所以我们舱内的医生护士尽可能都到床边去看看,跟患者们说说话,经常要用“话疗”。
穿着防护服,讲话不容易听清,经常要靠嗓子吼。一些说话本来细声细语的护士姑娘,一个个都变成了大嗓门。
有的医疗流程30天改了二十多次
最开始,医护人员其实也同样没有底,管理这么大规模的医院完全超出我们的经验,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我除了管理A舱,还要参与整个医院医务部的工作。医务部制定的很多医疗流程有的甚至改了20多次。有的是因为流程本身有问题,有的是因为后来形势和需求变化,流程也得跟着修改。
王磊和入驻武汉客厅方舱的战友。举个例子,患者都很关心核酸检测结果,病人们想知道自己的病毒核酸检测什么时候能够转阴。但我们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一下子没有办法上来,检测人员刚到岗,也要熟悉流程,做标本采集等相应培训。
前期,医院的核酸检测能力一天只有40个,后来是60个、80个、个这样的递增。之后,我们又增加了一个移动P3核酸检测实验室,一天可以做个。检测能力是一点点上来的。
医院的医护。0多个病人,一天只能做40个人的核酸检测,这个过程中患者们就都很焦急。两次核酸检测阴性,中间相隔24小时,患者才能达到出院的标准,大家都想早点做检测。但我们当时只能定一个标准,筛选出一部分患者来做核酸。
怎么制定这个标准?是按年纪、性别、发病时间、不发热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之前病情的严重程度,还是其他什么标准?很多病情相对严重的患者,短时间内肺部炎症不会有明显吸收,这些患者当时做核酸检测的意义就不大。
到后期,因为P3实验室检测能力上来了,我们也引入了第三方检测,每天的检测能力最多时到了个,这时候的流程又得做修改。
信息化不足带来的挑战
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是在医院一开始建设时没有充分考虑信息化的问题。再以核酸检测举例,患者做了核酸检测,结果怎么反馈给患者本人,不同的医生护士、医务部、社区、院办怎么同步知道结果,我们不能让一个核酸还是阳性的患者回到社区的。
没有信息化系统,最开始我们都是用手敲,如果是5%的误差率就意味着我们可能个病人要放5个阳性病人出去。为了减少这种误差,我们只能靠人工不断地反复核实。后来,我们专门建立了简单的信息系统,确立了信息化专员,细致到每一个流程的节点上,都要有人负责。
也是为了尽可能减少出错几率,我们建立了预出院制度,病人准备出院了,舱内大夫先核查,之后专家组会诊再确认,这个专家组设在医务部。
医院的要求,一方面是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另外一方面在传染病整体的防控上,也是为了做到传染源的隔离。医院不以出院率为目标,我们不太考虑床位周转率的要求,%治愈可能不符合科学,但这是我们给自己设定的心理上的要求,让患者%治愈才回社区。
在视频结尾
医疗队队员们说出了他们的愿望↓↓↓
来源:人民日报、南方+、湛江日报原标题:《湛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登上人民日报:摘下口罩,终于看清你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