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首发:4月16日《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刘婧宇
江门台山海口埠银信博物馆。谭楚明摄
喜鹊喜,贺新年;
爸爸金山去赚钱,
赚得金银千百万,
返来起屋兼麦田。
这首流传在广东省江门五邑民间的童谣,用清脆稚嫩的童音吟唱出来,展现了侨眷对银信的期盼和收到银信的喜悦。直至今天,仍有老人清晰地记得,昔日走乡串户的巡城马肩挑箩筐、挨家挨户投送银信的身影。
“银信来了!”一声吆喝传来,侨眷们欣喜不已,家人阅读信件,孩子数弄银元,欢声笑语一片,村子里如过节般热闹。亲人在异国他乡的境况让侨眷牵肠挂肚,这报平安的家书不仅使思念之情得以缓解,一同寄来的银钱更使他们经济状况得到改善。
年,文光文苑在海外写给父亲振能的信。这份是目前江门五邑地区发现并记录在案的最早的银信。周华东摄
五邑华侨在海外奋力拼搏,从事最为艰苦的工作,忍受骨肉分离的折磨,抱的都是同一个信念:赚钱养家。无论在异国如何艰难,哪怕食不果腹,他们都会将钱物汇寄回家,并附上一封书信,“银”“信”合一,应运而生。潮汕方言中将“信”称之为“批”,故“银信”也称为“侨批”。
年,旧金山关德宽寄给宗兄关廷杰的信。这是江门市博物馆馆藏早期的清代银信,信纸折叠后即为信封。周华东摄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70年代,银信历经多年,记录了一个多世纪的社会变迁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年6月,“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其中的5万件银信出自江门,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银信也来自江门。
批一封,银几许,跨越山海,辗转归乡。
信中提及通过邮局寄回司连票。
4月9日,“家国情怀寄尺素——江门五邑银信(侨批)专题展”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幕,这是五邑银信(侨批)首次在北京举办专题展,展览分为“何为银信、递送银信、游子之心、桑梓之情、报国之志、复兴之梦”六部分,共展出银信及相关展品余件,展期为一个月。
展会上,梁启超的孙女梁红女士在一幅照片前久久驻足,照片上是梁启超先生担任名誉校长的博健学校,于年建成,是江门下辖开平市第一所由华侨倡建起来的正规学制小学堂。
青瓦白墙斗拱门,颇具异域风格的建筑,无声地诉说着背后沉甸甸的历史。
华侨建筑开平立园。陈立武摄
金山寻梦
江门五邑地区位于珠三角西部,面向南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早在唐宋时期就开始了海外交往活动,是广东最早向海外移民的地区之一。清末民初,国内灾祸连连,穷苦百姓衣食无着,与此同时,大洋彼岸靠淘金一夜暴富的传说不胫而走。
年1月24日,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詹姆斯·马歇尔在修理水轮锯木机时,意外发现一块重达约28克的*金。消息传播开后,加州成了*金之州,*金的价值和其一夜暴富的能量,使欧洲、澳洲、亚洲沸腾起来。
彼时,毗邻南海的广东省遭遇外强入侵、内乱频仍,大洋彼岸发现*金的消息对于在苦难中挣扎的贫苦百姓来说,充满了巨大的诱惑。由此,珠三角地区出现了第一次移民潮,在年-年间,约有二三百万华人出洋谋生。
在这个大潮中,有资料记载最先到达美国的华人淘金客陈明(音),就是广东江门籍。
当然,这一时期能自费出洋的华侨并不多,大多数人需要中间人的协助,即“赊票制”和“契约劳工”。前者是经纪人预支费用,到达目的地后华侨靠劳力赚钱赎还所欠款项;后者是指与经纪人签订契约,固定出卖劳动力若干年,以偿还出洋费用。
这两种看似自愿自由的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充斥着欺骗。例如,经纪人在散发的招工传单中,用极其夸张的描述把目的地形容为“世外桃源”,“优厚工资,上等房舍、食物与衣着,随时寄信或汇款给亲友”。
按照当地习俗,出发前亲人会给他们准备一袋干粮。这是一种易于保存的干饼,中间打着红色的“发财”字样。
带着“发财饼”上路,等待华工的第一道关,却是“浮动地狱”。
运载船只严重超载,旅途条件恶劣,逼仄阴暗的空间内,头上盘着辫子的华工靠着一丝信念坚持着,但大量华工在抵达目的地前,会因海难或疾病葬身海底。华侨称这种臭名昭著的招工为“卖猪仔”。
抵达旧金山海港后,华工即被关进狭窄阴暗的木屋中,与外界隔离,“黑暗秽臭,过于监狱;压制苛暴,甚于犯人。幽禁常数百人,羁留常数余月。”
身处异国,华侨们往往把个人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在旧金山湾天使岛拘留站的墙壁上,就有这样一首诗:“为乜来由要坐监?只缘国弱与家贫。椿萱倚门无消息,妻儿拥被叹孤单。纵然批准能上埠,何日满载返唐山?自古出门多变贱,从来征战几人还?”
加州地图上有个地方叫“中国海滩”,是年淘金遗址,曾有名淘金华工居住在这里。马克·吐温曾来此体验生活,他这样描述:“他们是一个无害的民族,安静、温和、温顺,他们一天到晚辛勤劳作,不守规矩的中国人很少见,懒惰的中国人不存在。”
中国淘金者的细心和勤劳令人刮目相看,当时矿区流传着这样的话,“凡是华工淘过的金矿,连塞虫子牙缝的金子也找不出来了。”
江门银信的信封。
历经劫难,毕竟其中还是有人能够被命运垂青。淘到金子的金山客,第一件事就是把报平安的书信和钱寄回家乡,他们借助的就是“银信”。
年5月,银信纪念广场在江门台山海口埠正式亮相,20根高耸的“银信柱”,见证着华人华侨心系故土、眷恋家乡的情意。
在江门市一座博物馆里,7个尺寸、样式不一的箱子摆放整齐。它们布满锈迹,因褪色深浅不同已经斑驳,有的表皮甚至已经膨胀破裂,满是饱经岁月沧桑的痕迹。这就是金山箱,基本为铁木结构,做工精巧结实,多数箱子的边角都包裹着铁皮,排排铆钉纵横交错,依然可见往昔气派。
想必带着沉甸甸的金山箱,荣归故里的金山客,一定会站在船头,享受着故乡的风,系着怀表的金链垂在口袋外头,闪闪发光。
江门籍旅美作家刘荒田在《金山箱》中这样描述,“告别时妻子是披着红盖头的娇羞新娘,归来时见到的却是龙钟老妇。老屋犹在,送儿远行的父母如今被神龛上的线香供奉着。失去的一切,拿什么补偿?就是靠金山箱,它所连带的气派,它向村人宣告:这一趟金山没白去,老子发了!”
淘金使侨乡的面貌发生改变,据统计,仅年,就有20.5万盎司*金从澳洲送回广东省。
以家为天
银,是华侨的血汗钱;信,是华侨对亲人的思念。一封封发*的家书背后,是一段段琐碎但感人的故事,华侨先辈坚毅、隐忍、拼搏的精神,以及“以家为天”的情怀,跃然纸上。
五邑华侨家族观念十分浓厚,对长辈们也格外牵挂,即便在外如何艰难,也会尽力关照亲友。他们寄递银信时,总会给父母、祖父母一些零用钱。
江门银信的信封。
一位名为进墣的华侨给妻子寄了“港银三百大元”,在附信中他这样分配:“邝氏二婆卅元,开风三母十元,进启嫂十元,水南亚婆一百元,开焕母五元,共洋银一百五十五元,余为家用。”
详细嘱咐完还不放心,特意又在信封背面强调,“交大洋卅元邝氏二婆收为生日买些茶点之用”。信封背面盖着的英文戳记显示,写信时间是年,来自美国加州。
在成百上千封银信中,许多华侨会谈到在外寻找工作机会的艰辛,因此常劝说家人要“勤俭节约”。尤其是年世界经济大萧条,对于境况窘迫的华侨更是雪上加霜。
五邑美洲华侨谭裔达在写给儿子谭番沛的信中这样嘱咐:“现下埠情冷淡,各行艰难求食,居于墨境,人多工少,占多无工栖身……又说在家家务,不可浪费金钱,在外十分艰难积贮金钱,在家须要勤俭为己。”
江门银信的信封。
大多数华侨都是农民出身,没受过正规的教育,但他们对耕读传家有着根深蒂固的执念,而且在外打拼更感受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因此特别关心家乡子弟的教育,经常寄钱资助子弟学习。
澳大利亚华侨袁叶丽非常看重教育,他写信给儿子:“儒珍吾儿:昨付来司连票二十五磅,内交祖父大人收一磅,交汝收银九磅,汝在家交双毛银五十大元新盛兄收其读书之费……”年轻的妻子想进女校学习,他也全力支持,“早日入女学读书,专心向学,自然有进步……有闲暇之时,在家教汝妹习字、算学、国文,日日照常而行。”
谭裔达对不喜欢读书的儿子十分生气,写信教育道:“究竟你的心愿意读书不?你快告我知道。像你这样没须负担家庭责任的人,而你都不愿去读书,还有什么可想?我认为你是个蠢子到极,你话对不……以后所有关于你的一切的事,我决意没理会你,不过问你,特先告你知,希幸自觉。”活脱脱一个充满希冀而又满心愤懑的父亲形象。
华侨秉承着中华民族“家和万事兴”的理念,家书中最常看见“平安”“和气”两个词,希望家人之间和睦相处,邻里街坊互相礼让。
因为有着大量侨汇支持,一般来说五邑地区侨眷的生活水平要高于普通家庭。
据广东五邑大学教授张国雄推算,在国外一年挣美元的铁路华工,除去必要开支,能到手美元。清代光绪年间,一美元能兑换两块中国银元,到宣统年间,一美元能换2.5块银元。当时的广东,一亩地价值20块银元,所以一个华工一年节省下来的多美元,可以买十多亩地了。
江门开平的海外华侨通过银信汇款回家乡,建设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陈立武摄
富裕的侨眷置地盖房,一座座兼具防御功能和美学价值的碉楼遍布侨乡村落,堪称中国乡土建筑史的奇迹。有碉楼的家庭,意味着侨胞不用再次漂泊,这里已有休憩的港湾。
造福乡邦
五邑华侨身在海外,在与世界的沟通中逐渐成长、壮大;他们情系桑梓,除了赡养家眷外,以微薄的收入屡屡为家乡捐献资金,或兴办各种公益事业,或投资实业发展经济,对乡邦的贡献不胜枚举。从年至年,30多年时间里,江门华侨及归侨以独资或合资的形式,在家乡共投入多万毫银、多万元银元和60多万元港币,建桥修路、兴办企业。
陈宜禧就是华侨实业救国的杰出代表。
从陈宜禧路、陈宜禧纪念广场,到以新宁铁路宁城站为原型建造的铁路站台,再到市华侨文化博物馆中,高度还原新宁铁路宁城站场景,江门人一直用特别的方式,纪念着新宁铁路的创建者陈宜禧。
陈宜禧出生在广东省江门市斗山镇美塘村,15岁起赴美打工,20岁时参加修筑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他聪敏好学,从普通工人逐步升为技术工人,成为工程师的得力助手。他的曾外孙陈永权称赞道:“他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知道铁路是一个强国的最基本的建设,于是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学习。”
江门五邑通过银信汇款建起的华侨建筑。
陈宜禧在美国参与铁路工程建设长达40年,获得了丰富的筑路经验与技术,为后来回国修铁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华侨在海外拼搏,一旦立足,在经济上有所积蓄、观念上有所进步后,就会成为侨乡经济社会变化的助推器。
陈宜禧的故乡建县多年,历代有识之士都认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交通闭塞。年2月,花甲之年的陈宜禧踌躇满志地回到江门,倡议修建新宁铁路,得到家乡响应。年2月,他风尘仆仆地去北美募集资金,在旧金山、温哥华、西雅图等地发动海外乡亲支持新宁铁路建设。
他喊出了一个饱含爱国激情的口号:“以中国人之资本,筑中国人之铁路;以中国人之学力,建中国人之工程;以中国人之力量,创中国史之奇功。”华侨们为这个口号所感奋,陈宜禧很快就募集到资金万元,超出原计划4倍。
当年正在美国游历的康有为,见华侨慷慨解囊修铁路,不禁心生感慨,说道:“为什么陈宜禧能做这么好,这是我做不到的事情。”
曾在美修铁路的李俊衍也拿出二百块大洋,认购了新宁铁路股票40股。他的后人李柏达认为,李俊衍出资是因为在美目睹了火车使人们出行便捷,物流畅通,经济振兴,“当大家知道家乡要建一条铁路时,我们的家乡很有希望会很快发展起来。”
新宁铁路计划分三期建成,年5月1日,第一期工程动工。这期间,陈宜禧一方面要解决工程技术上的难题,另一方面还要面对地方官僚的阻挠,并同迷信风水、固守疆界的村民反复周旋,仅公益至斗山一段,就被迫改换路段,造成不必要的弯轨多达29处。
陈永权解释:“建一条铁路要做很多的调查,要经过很多不同的祖坟,传统观念里祖坟是完全不能碰的。所以曾祖父遇到的困难是不计其数、不可想象的。”
年3月21日,经过三年艰难施工,新宁铁路铺设铁轨59.3公里,第一期工程宣告完成。不过阶段性成就带来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陈宜禧又皱起了眉头,因为谭江挡住了火车通往江门的道路。思考再三,他在香港定制了一艘长.57米的铁船,让火车坐船渡江,新宁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使用轮渡的铁路。
年5月,新宁铁路全线建成通车。从此,中国最长的侨办铁路出现在版图上,带动周边地区交通、经济、文化和市*建设全面发展,江门台山也赢得了“小广州”的美称。
年10月开始,新宁铁路不断遭到日*轰炸,损毁严重。年抗战结束后,仅剩下少量遗址。
五邑华侨在兴办教育事业上,同样十分突出,鼎盛时期,华侨捐资兴办了约千家学校。和同一时期的西北内陆省份相比,无疑是一个非常耀眼的数字。
矗立于五邑乡村僻野、拥有西洋式建筑风格的一所所学校,使民众文化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不少孩子从这里走出国门,在发达国家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抗日救国
抗日战争爆发后,五邑大地受到暴力摧残,银信的传递受到严重影响,侨属生活难以为继。
在这样的国家危难时期,银信的内容和作用发生了变化,除了对家乡亲人的深切关怀,又多了一些国家危亡时的同仇敌忾:寄回国内的银钱增加了,寄回家中的银钱却减少了。
年,华侨李键明给他侄子的银信中,提到对*府抗敌充满信心,并认为“华侨捐款用作*需是国民责任”;年,旅美华侨伍丹谷在银信中告诉妻子,他把积攒下来的银钱全部买了救国公债,所以没有给家里寄钱,希望得到妻子的谅解。
“华侨为革命之母”,这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对海外华侨的评价。据统计,自年中国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到年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发动了十次武装起义,共耗资约62万美元,所需经费全靠各地华侨资助。
革命团体兴中会第一批成员共有20多人,全部是广东籍华侨。旅美华侨邓荫南甚至变卖全部财产,追随孙中山,全力支持革命。著名五邑侨领司徒美堂和*三德还筹集上百万美元的资金用于抗日。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至今珍藏着华侨*昂奎的捐款收据以及孙中山颁发的爱国奖状。
为了支援祖国,海外各个华侨团体发起各种形式的募捐,有一日捐、一月捐、新年捐、劳*捐、航空献机捐等等,参加捐款救国活动的海外华侨遍及社会各阶层,有侨领和富商,更多的是普通的工人、店员、职员等,他们宁愿节衣缩食也要把血汗钱捐出来,集腋成裘、汇成巨流。
旅居南洋的五邑华侨郑潮炯的故事令人十分动容。年,他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抱定了为国家民族出力的决心,一边背着麻包义卖瓜子,一边发动侨胞捐款。从年至年,他走遍南洋许多城镇,义卖瓜子共筹集18万余元,把资金悉数捐给南侨总会并汇回祖国。
江门市博物馆馆长*志强说,银信中记载的华侨寄钱回家盖碉楼、购买枪支、支援抗日、医院学校的故事比比皆是。据研究,抗战期间,陈纳德“飞虎队”中95%的飞行员是华裔,而其中绝大多数是江门华人后裔。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全国共有侨汇捐款13亿国币,其中江门五邑地区的侨汇捐款就达6.8亿国币,占比过半。
江门五邑海外华侨通过银信汇款回家乡建设的华侨建筑。谭楚明摄
复兴之路
如今,即便相隔万里,金融往来、传递思念,指尖轻触就可全天候送达。于上世纪70年代退出历史舞台的银信,更像一种图腾,以其完整性和唯一性,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珍宝,其中蕴含的“穷则思变、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对中华文化的坚守,依然在今天持续闪耀着独特光芒。
改革开放以来,五邑华侨的爱国热情再一次迸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掀起了支援祖国和家乡建设的新高潮。截至年底,江门市侨资企业累计家,投资总额累计超过亿美元,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国百家明星侨资企业中,江门市就独占20家,为全国之最。
同时,华侨还十分热心江门的慈善以及公益事业。
年,慈善万人行活动,昌兴关爱基金会捐赠人民币万元;年,李锦记集团捐资兴建的无限极大桥通车;年,江门市暖侨义工服务队举办慈善拍卖活动筹集善款……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江门市侨资企业、华侨个人及基金捐款项目达4.5万个,金额超75.5亿港元。
祖籍江门的侨胞在海外繁衍生息,涌现出一大批*治家、外交家、企业家、科学家。早期有推动戊戌变法的梁启超,不遗余力支持祖国的旅美侨领司徒美堂,中国最早研制飞机和第一个飞上蓝天的美国华侨冯如;现代有加拿大前总督伍冰枝,美国前驻华大使骆家辉,加拿大前亚太事务国务部长陈卓愉等等。
据年底侨情调查统计,江门五邑旅居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万多人,遍布世界五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大多数分布在北美洲和中美洲,是全国名副其实的大侨乡。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调研时强调:“‘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要保护好这些‘侨批’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中共江门市委宣传部、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以及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共同主办了此次专题展,并以此展览为契机,创新思维、积极探索,为活化银信保护注入新活力、形成新思考。
中共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表示,要保护利用好“侨批”文物,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将侨批中的诚信精神、家国情怀传播开来、传承下去,让更多社会大众看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艰苦创业、勤劳勇敢的智慧和文化;同时,以侨批为纽带,广泛团结海内外侨界人士,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一封封泛*家信,还历史以本来颜色;
站在世界的高度,追梦路会走得更好!
说人解史|常山有枚“金钉子”,它是地球“年轮”,记录4亿年前沧海桑田
说人解史|这位新华社摄影记者,用20万字记录新闻照片背后的故事与思考
说人解史|他为何花20多年跑遍全国淘回来普通人的老照片?
草地周刊|姜立夫、苏步青、谷超豪……“数学家之乡”何以是温州?
草地周刊|新华全媒+丨大龄自闭症患者父母:我们走后,孩子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