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泸州古镇江门,这个地方常被误会是广东,却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北京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泸州的叙永县有一个江门镇,很多人第一次听江门二字还以为是广东的江门,当然不是了,只是重名罢了。广东的江门是市,而我们叙永县的江门是镇。虽然是镇却大有来头。

如果你是一个美食爱好者,来到泸州叙永的江门镇一定不虚此行,因为江门镇的美食不仅川菜风味地道,尤其出名的是它豆花2.0升级版,即荤豆花。

大家都知道川南人爱吃豆花,基本是豆花为主,吃荤豆花虽然有点豆花煮汤添加东西的感觉,但是并没有那么简单,不是一锅乱炖就是荤豆花。

江门荤豆花的历史,可追溯到夜郎故国江门寨,因其美容美体最适合女性食用,故又称"女儿菜"。早在汉代,古人利用卤水做凝固剂的条件发明了豆腐,三国时期,豆花的制作技术被完全掌握。川滇黔边百姓在漫长的生活中,将豆花和常年食用的酸菜煮在一起招待客人,人称"一锅熟",这便是荤豆花的雏形。

明代文学家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卫,三十年间多次往返江门品味豆花煮酸菜的美味。吴三桂反清称帝、途经江门,下令隔河祭拜九鼎山寺,其祭品中就有酸菜煮豆花。

但是有一些老饕跟我说,是因为当年长途车司机经常在这里打尖,跑长途辛苦,比较物美价廉又营养丰富的荤豆花,就成了他们的首选,而且百吃不厌,于是就流行了。

当然这些都是一家之言,说实话,我个人觉得,荤豆花今天在川南乃至四川都不是稀罕的东西,但是要说做的味道,你不管怎么说,还是人家江门的纯正。

那个豆花点的好自然不必说,酸菜、苦笋、瘦肉等等添加进去更是鲜香无比,尤其是蘸水别具一格,形成了油酥辣椒、糍粑辣椒等种类,生菜油、木姜油、香麻油等不同风味让豆花的口感更加丰富。

当然,如果说江门仅仅有吃,那就肤浅了,这里还是有它的历史人文的。叙永江门峡和九鼎山就很值得你去一探究竟。

永宁河的上游古称定水,下游古称纳江、纳溪、云溪,是长江上游一条细小的支流。河水从南向北,贯穿叙永县城而过,微波坦流、碧光粼粼。这样一条看似宁静的小河,到了江门峡则大为不同,两岸峻岭相连,峭壁耸立。由于河道骤然狭窄,河中险滩礁石,比比皆是,因而水急浪高,江流拍岸。尽管过了五百多年以后,因为水流河床的变革今天我们再去,已经很难体会当年那种感觉,然而从古籍记录上,仍然可以想见一番。

南宋学者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一书中,对这里的江门峡壮景作了生动形象的描写:“横石中流,束水如门”,故谓之江门。江门峡,滩多险阻,激浪翻滚,涛声如雷。在明朝之前的千百年来,沿溯的舟楫都不能在永宁河上通航。

直到明初,永宁河始得开发利用,其历史开始改变。洪武十三年(公元年)统治叙永地区的宣抚土司禄照,上书明太祖朱元璋,言述:“所辖地,水道有一百九十滩,其江门大滩有八十二处,皆石塞其流”(见《明史四川土司二永宁宣抚司》)请求开凿,以通漕运。

朱元璋思忖:永宁为川南门户,锁钥滇黔,山川险峻。开凿江门峡,疏通永宁河,无论在*治*事,交通商贸上都是有利无弊,何乐不为呢,朱元璋爽快地答复了禄照的请求,立即诏景川侯曹震前往负责疏凿工程。但是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今天看来曹震接下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不亚于当年都江堰的李冰父子。可惜今天对它提及非常少。

而九鼎山,坐落在江门峡口石虎关的永宁河东岸,山上寺庙面临江峡,初建庙始于唐代,明、清时屡有修建,鼎盛时期寺庙占地达1平方公里(万元平方米)。

从唐到明朝,寺庙一直在不断修葺。中间岁月有安好,也有离乱,不过因为是云贵客商来往之地,从建成以来,就不乏香火朝圣,每逢节假日或庙会更是声名远播,蔚为壮观。

当年吴三桂也慕名想朝圣,可惜途经江门,恰遇永宁河发大水,无法过河入庙拜祭。吴三桂于是撮土两堆,插烛拈香,隔河拜祭,数百年后,吴三桂的插香沙包犹存,这三个“香包”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还保留着,后来扩建公路才毁掉了。

由于江门峡属于川、滇、黔三省重要通衢,江门峡和九鼎山倒成了难得的人文风景,诗人墨客在此不乏停留,题咏甚丰。望胜楼下,石碑林立,楷隶行草,皆出自名家之手。题刻中最著名的是明代诗人杨慎的“平远江山”石坊,清末书法家*云鹄“心在水晶城”。

当然,限于阅读习惯和篇幅,这里就不再过多赘述了,有机会去吃一下江门荤豆花,爬一下九鼎山也是不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