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精神不立
国无精神不强
“好风”吹来花满枝。*的十九大以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大力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步。
△邝月嫦摄
坚持高举旗帜
思想基础持续巩固
精神文明建设归根到底是人的建设。我市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每年组织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超过17次,以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应武到高新区(江海区)宣讲*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周华东摄
同时,我市精心组织了“五邑华侨华人爱国故事分享会”“第一书记讲中国制度故事”“*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基层”等重大主题宣讲活动。
筑牢理想信念,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种下信仰的种子。听取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会后,市农业农村局干部陈鸿杰说:“作为一名农业农村干部,我会学会弄懂吃透全会精神,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农业农村工作。”
走进五邑大地,可以感受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坚实阵地,构建着美好精神家园。我市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个,台山市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国试点,蓬江区、新会区成为全省试点,全社会团结奋斗的思想旗帜举得更高更稳。
坚持价值引领
团结奋进力量更加凝聚
近年来,我市紧跟大局大势,聚焦主题主线,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团结奋进力量极大提振。
在江门,重大主题宣传教育浓墨重彩,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人民群众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不断增强。
时间拨回到去年2月,疫情防控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中央文明办迅速制定工作方案,号召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和相关辅助工作。
令似风雷,爱如潮涌。我市战“疫”宣传引导强劲有力,利用公共场所LED显示屏多块、农村大喇叭余个,张贴宣传画、悬挂宣传标语(海报)近万份,发出短信息累计逾2亿条,推动形成排山倒海、全域覆盖的宣传强势。
坚持典型示范
常态化开展选树学活动
一个榜样,一面旗帜;一群好人,满城春风。
△年下半年“江门好人”、江门“新时代好少年”发布会。
近年来,我市常态化开展选树学活动,其中—年共评选“江门好人”89名、江门“新时代好少年”79名,推荐获评“广东好人”21名,选出“最美家庭”户,推荐户荣获全国、省、市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书香之家;创建31个省、市级家庭文明建设示范点。
在江门,“红马甲”成为城市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近年来,我市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全市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累计服务时长突破万小时;文明创建志愿服务八大专项行动不断深化,参与志愿者超过13万人次,有效带动市民文明素质提升。
市民陈振勇是土生土长的新会人,经常到启超公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散步,他说:“在公园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启超先生的名言对应,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深悟透。”
近年来,我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力度和范围日益扩大,精心设计“图说我们的价值观”“文明健康有你有我”等公益广告通稿多幅,全市在高速路口、主要干道、城市核心区域等设置公益广告小景处。
坚持文明创建
文明新风劲吹五邑大地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更是一座城市里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追求。
△摊档标准化改革后,可以有效解决过去传统农贸市场的脏乱现象。
去年11月以来,江门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开展“十大提升行动”,实施26项整改措施,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市民文明素养、群众满意度有了显著提升,城市形象实现华丽蝶变。
只有把文明创建的“大道理”渗透到市民群众的“小行为”上,一座城市的文明基因才会历久弥坚。
△江门日报记者郭永乐摄
作为我市首部规范和约束个人行为、提升城市整体文明程度的地方性法规,《江门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从草案阶段以来,就备受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