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羊城派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陈卓栋通讯员江宣谭耀广
日前召开的中共江门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建工作,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人才工作,并研究审议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1+4”政策文件。记者近日采访时注意到,此次全会审议的“1+4”政策文件,体系宏大、立意高远,结合江门实际拿出了大量党建“干货”。
今年以来,江门市委经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研究推敲,形成了“1+4”政策文件。即《中共江门市委关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为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以及《关于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的二十条措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十条措施》《关于深入推进“人才倍增”工程的十条措施》《关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十条措施》等四个相关配套文件。
基层党组织“固本强基”
目前,江门市有21万多名党员,约相当于每22名常住人口中就有1名党员,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至关重要。
因此,《实施意见》提出“全链条锻造侨都党员先锋队伍”,部署实施侨都先锋模范行动,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平战转换机制,推动党员下沉一线,使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
江海区党员义工开展疫苗接种点志愿服务活动
江海区社区党员上门通知住户进行核酸检测
开平长沙卫生院东兴接种点设立党员志愿服务岗服务群众
同时,《实施意见》提出“坚持固本强基,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并部署了系列举措,如全面扎实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县镇村创建工作;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机制,强化城市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推动住宅小区全覆盖建立党组织,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创新两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和工作方式,总结推广陈皮产业链党委模式,以点带面推进产业链党建工作,打造一批快递物流、网约车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示范点。
《实施意见》提出“加强党建引领网格管理”,在农村以行政村为单元,城镇社区以居民小组或住宅小区、若干楼院为单元优化完善网格设置,一个网格设立1个党组织、配备1个网格小组,推动将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网格上。
加强党对侨务工作领导
当前,江门市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建设新时代华侨华人经济文化合作示范区,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
针对该项工程,《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党对侨务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组织联系服务侨团机制,深入开展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建设涉侨平台,建立中国侨都高端智库联盟,做好做优为侨服务。其中,江门市将着力打造全国侨务工作培训基地,充实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侨务教研力量,深化与暨南大学全面战略合作,整合全市涉侨科研、培训资源,办好涉侨、涉港澳工作培训班和侨务干部、华侨华人新生代研习培训等,打响“侨”品牌,打造最大“同心圆”。
三条“赛道”锻造干部铁军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实施意见》为锻造敢闯敢试的干部铁军划出政治标准、实绩、本领能力三条“赛道”。
在政治标准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向基层延伸,筑牢党员干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根基。
建立一线赛马、赛场选马机制。《实施意见》提出,每年选拔一批在经济发展主战场、改革攻坚第一线、落实“六大工程”最前沿敢于担当、实绩突出的“闯将”“猛将”“干将”,亮出了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标尺。
《实施意见》还围绕增强干部“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部署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行动,分级分类精准化开展培训。